A16: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京味话剧《卤煮》将来沪“告别演出”
~~~京味话剧《卤煮》将来沪“告别演出”
~~~京味话剧《卤煮》将来沪“告别演出”
~~~京味话剧《卤煮》将来沪“告别演出”
~~~京味话剧《卤煮》将来沪“告别演出”
~~~京味话剧《卤煮》将来沪“告别演出”
~~~京味话剧《卤煮》将来沪“告别演出”
     
2013年08月0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宣扬“传承”却难“传承”
京味话剧《卤煮》将来沪“告别演出”
朱光
■ 京味话剧《卤煮》剧照图TP
  一出以“传承”为主题的京味话剧《卤煮》,面临无法“传承”的境地,将于9日起在上戏剧院进行“告别演出”。这出由北京青年导演黄盈编创,全硕士非职业班底打造的“回味传统”的剧目,在北京上演时曾被称为“青年戏剧人对《茶馆》的传承”,并被濮存昕、邹静之等著名戏剧人赞为“有情怀的戏”……

  后辈人致敬传统

  该剧首演于2009年9月的北京人艺实验剧场,恰逢老舍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当时一票难求的情形,与北京人艺的《窝头会馆》形成“分庭抗礼”的局面。这出戏貌似讲述北京百年卤煮小吃店的兴衰——70多岁的老何亲自掌勺开小店,儿子只管连锁经营不管品质,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孙子最后出国……实则追问的是在高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手工作坊式的传统文化,是否必然式微?坚守传统的手艺人又该何去何从?而该剧的样式,又仿佛是《茶馆》——同样以一家敞开大门饮食店的几十年风雨,折射出人情世故。编创、排演该剧的40人,都是二三十岁的青年戏剧人。该剧时间跨度为改革开放至今的30多年,许多上世纪80年代的服装道具,都是演员们从父母家的箱底翻出来的。例如曾经风靡一时的有垫肩的女装,以及如今市面上已经相当稀少的蓝边白碗……

  非职业但学历高

  除了导演黄盈是北电青年教师,属“准专业”戏剧人之外,其余演员以及舞美、灯光等技术人员,都不是以戏剧为生的职业人员——但是,全剧组最低学历是硕士。这支脱胎于北京师范大学北国剧社的队伍,全凭对戏剧深切而执著的热情,支撑起4年间的每一轮复演,以及此番上海首演。黄盈说,为了排好这台戏,他还让每位演员都去北京街头吃卤煮。其中有一位演员看到动物内脏制作的卤煮就恶心,但是也在卤煮店里坐了一个月观察人物。非职业演员为舞台带来了充沛的生活气息,能演活演好平头百姓,但是也为上演该剧带来不稳定因素——平常在科研、金融、教育、旅游等行业正儿八经上班的白领或公务员,每次集结起来演戏都要请年假,真的成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赔了总比没了强”

  但是,也正是由于非职业团队的团队不稳定、人员数量相对“庞大”等,致使这出在北京口碑很好的话剧,首次巡演到上海,就如同该剧本身探讨的问题一样面临“式微”。该剧制作人安莹本身也是知名编剧,代表作有《四世同堂》《青蛇》等。这位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的青年教师透露,此次成行非常不易。首先要确定40人是否都能在同一时间段请出年假,如果不行就得再找人替补。然后大家一起排练2个月,40人坐火车抵沪的交通食宿,也是笔“巨款”。加之连日来高温,上戏剧院的空调费就是一小时1000元。因此哪怕把票全卖光,也只能刚好抵上支出。黄盈说,“其实,在北京几年间复演该剧的过程,就是见证传统的消失——为了此次到上海演出,我们再去琉璃厂找蓝边白碗,就只剩最后几个了。3年前,还有100多个。”安莹则表示,“本来是想抒发对传统消亡的感慨,结果最终发现这出戏的命运与剧中的老掌柜是一样的。眼看后继无人,眼看美好事物的消亡,这种无奈令人伤感。但是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坚持告别演出,因为赔了总比没了强。” 

  本报记者  朱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广告
   第A03版:特别报道
   第A04版:特别报道
   第A05版:特别报道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暑假生活/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04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06版:人才周刊
   第B07版:人才周刊/招生移民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我爱我车
   第B14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6版:广告
宣扬“传承”却难“传承”
整个大舞台宛如一个大舞池
自闭症双胞胎男孩真情放歌
俞振飞昆曲厅国庆开台
当代书法家联袂“六合墨缘”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16宣扬“传承”却难“传承” 2013-08-07 2 2013年08月0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