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2:目击
     
本版列表新闻
冷库管理员的夏天温差50℃——~~~
冷库管理员的夏天温差50℃——~~~
     
2013年08月0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冷库管理员的夏天温差50℃——
每天穿梭在“极地”和“赤道”间
杨建正
■ 从冷库里出来,张师傅在露天货场忙开了,不一会儿就汗如雨下
■ 站在冷库门口,刺骨的冷气扑面而来
■ 在-20℃的冷库里工作,必须穿上厚厚的棉衣
  杨建正 摄影报道

  这个夏天,上海“热情”似火,转眼到了立秋,气温竟再“掀高潮”。在如此高温下,有这样一群人,每天都要在温差50℃左右的环境下劳作,或冷得如北极,或热得像赤道,经受着让人难以想象的“冰火两重天”的考验,他们就是冷库管理员。

  走进上海水产集团龙门水产品营销中心冷库,温度约-20℃,此时室外气温已逼近40℃,温差50℃以上。这里的工人每天都要在“烈日灼人”与“寒冷刺骨”间穿梭往来。

  他叫张冯芳,今年51岁,担任冷库管理员,除了每天负责发送冷冻水产品,还要参与露天月台运场的工作。每年大热天,他天天都要十几次穿梭于“极地”和“赤道”之间。整整32个年头,老张的夏天就是这样度过的。

  在冷库里拍摄,冷气袭人,照相机的镜头立马结雾,眼镜片也变得模糊不清了。“不要紧,等一会适应温度就可以了。”张师傅递来一件厚厚的棉衣,自己上了铲车干起活来。一眼望去,冷库四周的雪霜仿佛让人置身于冰天雪地之中——“真冷”!

  15分钟过后,张师傅将一批冷冻水产品运出冷库,自己也随车来到热火朝天的露天货场忙开了。时值下午2时,室外正值一天中的最高温时段,刚刚从“冰窟”出来又瞬间进入了“火炉”,张师傅脸上淌下了汗水,渐渐地人就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时间长了也习惯了,在这里工作的人都适应了。”憨厚朴实的张师傅一撸头上的汗水,又回到了冷库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广告
   第A03版:特别报道
   第A04版:特别报道
   第A05版:特别报道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暑假生活/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04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06版:人才周刊
   第B07版:人才周刊/招生移民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我爱我车
   第B14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6版:广告
每天穿梭在“极地”和“赤道”间
广告
新民晚报目击A32每天穿梭在“极地”和“赤道”间 2013-08-07 2 2013年08月0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