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文庙民俗专家上午话立秋~~~
上海文庙民俗专家上午话立秋~~~
上海文庙民俗专家上午话立秋~~~
上海文庙民俗专家上午话立秋~~~
上海文庙民俗专家上午话立秋~~~
上海文庙民俗专家上午话立秋~~~
     
2013年08月0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文庙民俗专家上午话立秋
如今生活作息不能看“老皇历”
王蔚
  汉字的“秋”,是由“禾”与“火”组成的,寓意禾谷成熟。这几天,上海文庙里的几棵枣树也纷纷开始结果。文庙顾问、著名民俗专家顾延培先生说,这三四棵枣树是他在上世纪60年代从山东引进后种下的。立秋过后,恰是上海市民吃枣的季节。 

  顾延培说,立秋时节,全国各地包括上海,都有不少独特的民俗民风。比如,我国许多地方都有立秋吃西瓜的习俗,也叫“咬秋”。上海则有谚语说:“立秋吃西瓜,身心凉快喔;四季所得病,从此多去喽。”再比如,清朝吴人顾禄的《清嘉录》中有“称人”一条,说的是江南地区有一年称二次的习俗,立夏、立秋各一次。“家户以大秤权人轻重,至处暑(8月23日左右)和白露(9月7日前后)。 

  顾先生说:“我国自古以来都是按农历来安排农业生产的,许多老人喜欢按农历节气来调整自己的生活作息,但现在‘老皇历’要被打破了。这几天申城酷热,大家又普遍用上了空调,添减衣服应根据实际气温和人体感觉。”  本报记者 王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广告
   第A03版:特别报道
   第A04版:特别报道
   第A05版:特别报道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暑假生活/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04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06版:人才周刊
   第B07版:人才周刊/招生移民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我爱我车
   第B14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6版:广告
“红警”一早拉响 今迎“最热立秋”
如今生活作息不能看“老皇历”
菜场 绿叶蔬菜瓜果受到青睐
浦东 关心没亲属照顾的孩子
普陀 探望1000多位独居老人
广告
新民晚报特别报道A03如今生活作息不能看“老皇历” 2013-08-07 2 2013年08月0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