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科教卫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杨园中心小学五年送教上门 “一个人课堂”如今谁来接力~~~
杨园中心小学五年送教上门 “一个人课堂”如今谁来接力~~~
杨园中心小学五年送教上门 “一个人课堂”如今谁来接力~~~
杨园中心小学五年送教上门 “一个人课堂”如今谁来接力~~~
杨园中心小学五年送教上门 “一个人课堂”如今谁来接力~~~
杨园中心小学五年送教上门 “一个人课堂”如今谁来接力~~~
杨园中心小学五年送教上门 “一个人课堂”如今谁来接力~~~
杨园中心小学五年送教上门 “一个人课堂”如今谁来接力~~~
     
2013年08月0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园中心小学五年送教上门 “一个人课堂”如今谁来接力
血友病男孩期盼在家“小升初”
王蔚
  就在沪上各初中陆续发出入学通知书时,家住浦东新区高东镇杨园三村的血友病患儿郭旭和他的家人,却一筹莫展。由于健康原因,郭旭一直没有找到接纳他的学校。之前的5年,杨园中心小学的老师们会每周用三个半天的时间,带着教案走进郭旭家中,为他单独授课、安排考试。如今小升初了,全家人在期盼,设在郭家的“一个人课堂”能够延续下去。

  成为一名“编外学生”

  2000年,才一岁半的郭旭被确诊为血友病。为了给孩子最好的治疗,他们一家从山东临沂农村迁来上海,父母边打工挣钱边给孩子看病。当时,全家的月收入才2000多元,而每月花在孩子治病上的钱就不是个小数目。转眼到了郭旭该读小学的年龄,母亲禹化艳找到了一家招收农民工子女的民办小学,却被拒绝了,他们不愿意招进一个成天坐轮椅的孩子。房东杨阿婆得知情况后告诉他们,不妨去杨园中心小学试试运气。起初,禹化艳并未抱有太大希望,但几天后,副校长朱岚给他们回话说:“孩子已经10岁了,非常想上课,虽然政策原因不能让他入读我校,但经过校党支部研究,我们决定成立一支青年党团员志愿者队伍,为他免费‘送教上门’。”

  2008年的9月1日,从那时起,郭旭成了杨园小学的“编外学生”,一张课桌,一名学生,一名执教老师的“一个人课堂”,在高东镇杨园三村一间十多平方米的居民住宅里开学了。

  “精华版”课程吸引人

  杨园小学校长王小君把校团支部书记周虹叶找来布置任务,要求不仅给郭家送去课桌椅和新课本,还要组织一支志愿者队伍,为小郭度身定制一份长期的教学计划。从此,在这个“一个人课堂”里,每周三个半天都有不同科目的老师送教上门。老师们讲述的“精华版”课程深深吸引了小郭。虽然考试内容与普通学生一致,他每次都能考出中上成绩。

  “这孩子不但认真好学,还特别懂事。”连续四年担任小郭语文老师的周虹叶说,小郭的房间常年都要开窗通风,每到冬天,小郭总会细心地准备好暖和的棉拖鞋,等老师来家时换上。小郭也特别懂得感恩,他说:“有一位老师自己生病了,病刚好就来给我上课,太感激了。”此外,每到“六一”儿童节或其他节日,学校还会组织少先队员、团员教师到郭旭家走访,有时陪他聊天,有时还会带他出去玩、去看电影。

  希望还有“送教上门”

  转眼,郭旭完成了5年的小学语文、数学和英语的全部课程学习,3门学科的平均成绩达到了良好,这也是最让先后多达15位的送教志愿者老师开心的事。暑假前,老师们带了许多书籍再次来到郭家,分别时小郭同学哽咽了,他的母亲流泪了,老师们也是依依不舍,说以后还会抽时间去看望他们、关心他们。

  现在令郭家焦虑的是,郭旭的初中求学还没着落。其实,对于一个连小学正式学籍也没有的孩子,想要有一所中学能接收他是很勉为其难的。母亲禹化艳说,他们就是想让孩子多学点知识,毕竟将来的路要靠郭旭自己走,没有文化就不可能自食其力。郭家想的是,比较现实一点的可能,就是继续有像杨园中心小学志愿者这样的送教上门,让郭旭在“一个人课堂”里继续圆他的读书梦。   本报记者 王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广告
   第A03版:特别报道
   第A04版:特别报道
   第A05版:特别报道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暑假生活/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04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06版:人才周刊
   第B07版:人才周刊/招生移民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我爱我车
   第B14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6版:广告
血友病男孩期盼在家“小升初”
新聘大学生村官参加培训
本报读者应邀参观腹腔镜手术
须警惕假冒成人高考网站
“脑卒中”急救 11家医院担纲
代办费要事先书面告家长
“云联”请名医 “慢病”规范治
广告
新民晚报科教卫新闻A09血友病男孩期盼在家“小升初” 2013-08-07 2 2013年08月0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