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31:好吃周刊/美食地图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8月0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克勒的新雅情
沈一珠
  黄浦区  沈一珠

  张先生跟新雅的缘分不是一天两天了。当年伊祖父、父亲先后远赴日本学医,家里就在南京路上开了诊所。开诊所收入高,每天收到的银洋钿是一盘一盘交到账房的。会赚也会用,伊拉一家都会得白相,家庭小摄影机一露面,伊拉就有了,一到周末,或去郊区踏青,或上馆子小聚,摄影机一举,小电影拍拍,老有腔调。

  伊拉一家当年就特别欢喜新雅粤菜馆,因为新雅有文化气息,鲁迅、巴金等文人雅客,或赵丹、白杨那样的大明星,都是新雅的常客。另外当然还是因为菜好吃。当年张先生家里虽然有几个烧饭师傅,但周末全家去环境优雅的新雅吃顿饭,是当时上海人追求的情调。更何况,无论传统广帮菜,还是中西结合的新派菜,像蚝油牛肉、烟鲳鱼以及咕噜肉等等,都称得上是当年的海派时尚菜。开吃前用摄影机扫一扫,环境、菜式一一记录,那情那景,跟现代人欢喜用手机拍张照再开吃,时髦指数是一式一样的。

  张先生最终没学医,但老一辈欢喜拍小电影的爱好却继承下来。退休在家,与几个同好一起白相小电影,生活既悠闲又充实。而离家不远的新雅自然就成了老克勒们的“集散中心”了。在又一次装修一新的新雅粤菜馆喝喝早茶,挑三四样喜欢的点心,要一壶当季新茶,品茶品人生;或者一道吃顿中饭,依旧是烟鲳鱼、蚝油牛肉,要的就是几十年不变的老味道。余兴节目自然是张先生手中的摄影机,拍下的是菜,是新雅,更是老克勒们的生活腔调。

  在客厅里,张先生的老式家用放映机“咯吱咯吱”地响着,小银幕常常放着伊拉一家三代拍下的电影。而茶几上,是女儿悄没声送上的点心,有辰光是蒸得软糯的粽子,有辰光是切成小块的豆沙月饼,都是女儿特地从新雅买来的,伊晓得老爸的口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特别报道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特别报道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家装专版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社会与法
   第A25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6版:海上拍案/社会与法
   第A27版:社会与法/东方大律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世经经纬
   第B04版:股市大势/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热点解读
   第B06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基金纵横
   第B08版:公司探营·彩票世界/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网上网下·升值空间/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五百强巡礼
   第B12版:城里城外/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城里城外/陆家嘴金融城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家庭周刊
   第B18版:女性世界/家庭周刊
   第B19版:首届上海荷花展特刊
   第B20版:上海人家/家庭周刊
   第B21版:现代家居
   第B22版:实用谋划/现代家居
   第B23版:家装之窗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好吃周刊
   第B26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2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28版:广告
   第B29版:好吃周刊/优游食林
   第B30版:美食大观/好吃周刊
   第B31版:好吃周刊/美食地图
   第B32版:美食专列/好吃周刊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人物
   第C03版:摩登
   第C04版:珠宝
   第C05版:珠宝
   第C06版:品质
   第C07版:妆容
   第C08版:星潮
唤醒记忆的细沙月饼
新雅月饼 上海人喜欢的味道
好月饼更能温暖员工的心
老克勒的新雅情
我也能做大厨了
特别提醒
新民晚报好吃周刊/美食地图B31老克勒的新雅情 2013-08-09 2 2013年08月0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