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2013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访来沪参加上海书展的著名作家贾平凹
~~~——访来沪参加上海书展的著名作家贾平凹
~~~——访来沪参加上海书展的著名作家贾平凹
~~~——访来沪参加上海书展的著名作家贾平凹
     
2013年08月1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写了四十年 还是没写够
——访来沪参加上海书展的著名作家贾平凹
卢家希 夏琦
▲贾平凹昨在上海 记者 郭新洋 摄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从事写作,一转眼,贾平凹已经“写了快40年了”。昨天,他来沪参加上海书展,接受采访时感叹:“时光过得真快,始终还记得那时我是单位中最小的。如今,居然已经六十了,但感觉心里还是有很多东西没写出来。”

  除了创作 什么都干不了

  很多与贾平凹同时期“出道”的作家,如今已经鲜有新作问世。而贾平凹接受星尚频道《今晚我们读书》节目专访时说,写了四十年后仍然觉得没写够:“有人问我怎么还不写自传,我想说,原创的还没有写完呢。等我年纪大了,写不出新东西了,到那时候再写写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写写家里的收藏。”问他这四十年是如何坚持下来的?贾平凹反问道:“除了搞创作,还能干什么呢?什么都干不了!写作的兴趣一直都有,心里还有东西没有写出来。想写时虽然很折腾,但也很有乐趣。”

  新作《带灯》  讲述人生故事

  贾平凹的新作《带灯》仍是中国农村的题材,作品观照当下农村的人与事,讲述了一位女大学生任乡镇政府干部后的人生故事。她因不满自己的名字而改名为“带灯”,负责综合治理办公室的维稳工作,并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上访人员,故事也由此展开……“写社会现实生活的作品,一定要素材真实、感情真挚,并不是一味把你自己喜欢的东西写进去就行了,还要引起他人的思考。”《带灯》的故事灵感,来源于贾平凹结识的一位乡镇干部,“她不知从哪里得到了我的手机号,开始跟我短信联络,她的文笔非常好,透着灵性,但与在学校中培养出来的‘灵性’完全不同。”与她的接触,给了贾平凹创作的冲动,“书中有不少精彩的话都是直接引用她给我的信件。”

  关注“两头” 准确把握当下

  贾平凹的作品语言朴实,以独特的视角表达国人的生存状态。他每年都会去上海、北京、广州,“感受一下时尚繁华的都市生活,也会去贫困的山区看看那里的生活。两头不同的生活,才能让我准确地把握当下。”一直以来,他的愿望都没有改变,“我想用我的笔来记录时代,引起社会的关注。但如果没有引起社会的关注,也没有关系,起码留下一些资料给后代,让他们更了解我们曾经生活过的这个时代。”

  1993年《废都》问世,当时这部小说并没有获得好评,但他从未放弃过写作,“我坚持写,因为总觉得不服气,当时我的写作自信受到了打击,唯有通过不断地写,才能重塑自信。就像一棵小草被掐了,总得等伤口先愈合才能继续成长开花,这有一个过程。”从《废都》到之后的再登文坛高峰,差不多经过了20年时间,“所以,你说人生短暂吗,能有几个二十年?”

  一段奇缘 让人感慨至今

  访谈中,他也回忆起了与台湾女作家三毛的一段奇缘。1991年前后,“三毛的朋友找到我,说三毛曾经来过西安,当时就很想来找我,她很喜欢我的作品,但感觉如果见了面可能就没有意思了,不如保持神秘感。但之后又说,有机会的话一定要来拜访我。还托朋友问我,如果转年来西安时,能不能让我借她一辆自行车,陪她到商州走走,还希望我能寄几本书给她。”但当贾平凹如约把信和书寄出后,二十天后竟传来了三毛自杀身亡的噩耗。再后来,贾平凹还特别去祭奠过这位素未谋面的朋友,“三毛去世后,她的朋友受托,带着她的部分遗物来到大陆,要葬在鸣沙山,但是因为怕太多人去打搅,并没有告诉我们在哪里。后来我和几个朋友去新疆时,特别转到鸣沙山,祭奠三毛。”   

  实习生  卢家希  

  本报记者  夏琦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2013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留学招生/人才专版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 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六一健康·专版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家庭教育/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04版:早教沙龙/教育周刊
   第B05版:人才专版/留学招生
   第B06版:汽车周刊
   第B07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8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写了四十年 还是没写够
旧闻趣事先声夺人
贺友直书展“忆旧事”
明日书展
新民晚报2013上海书展特别报道A17写了四十年 还是没写够 2013-08-14 2 2013年08月1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