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华安大厦:吕岳泉只手打下的天地
1877年,上海浦东川沙的一个十分普通的人家,降生了一个日后并不普通的男孩,名叫吕岳泉。降生那天,对这个男孩来说着实有些凄凉,倘若他那时环顾四周,看到的除了两间草房,便是靠着撑船维持一家生计的父亲,想来他决然不会意识到日后的那段光辉历程,同理,也不会意识到静安寺路104号那幢华美建筑。
时光悄然过去,吕岳泉已经6岁。那年,一个对他日后有着重大作用的决定作出了,父亲尽管清贫一生,却没有敷衍了事了他的教育,送他进了私塾,大概是存了再也不做撑船工的那份念想。终究是家境窘迫,吕岳泉的私塾只读了三年。12岁时,吕岳泉的大伯将他带往上海租界,在一个英国人的家中帮佣,吕岳泉万万没有想到这家男主人便是英商永年人寿保险公司的业务经理穆勒,而正是这个穆勒将他的一生作了改变。
吕岳泉自小便聪明伶俐,是智商特别高的那路人。在穆勒家中,先是学会了不少生活英语;又在侍候穆勒期间,一边悄悄观察,从穆勒洽谈业务的过程中居然也明白了其中的一些“门槛”。某日,穆勒想着要招聘一名华人助手,尽管应聘者川流不息,却无一人能入他的法眼,在频频摇头之后穆勒看着吕岳泉有点开玩笑地问:“吕,你想试一试吗?”吕岳泉应声而答,似乎这一生就等着这样的一句问话:“完全可以啊,穆勒先生!”
接着发生的一切犹如传奇,先是吕岳泉拿着名片穿行在租界各处,几年下来,穆勒便正式地将他介绍到自己的公司做职员,又是七八年之后,当英资的永年公司将业务扩展到了六朝古都的南京,吕岳泉已经成为南京分公司的经理,那是十分正宗的买办,因此,可以说那时的吕岳泉已经远远地离开了自家的那两间草房,而遥望着未来的锦绣前程了。
吕岳泉听说了两江总督端方特别喜爱结交四方名士,便想方设法地联系上了其时名重一时的江南大文士夏午彝,若干日子后又请求夏为他介绍给端方。某日,端方同意接见吕岳泉,席间,对吕说道:人寿保险是一桩大事业。我上两年到美国考察宪政,曾参观过纽约的人寿保险公司,规模宏大,真是惊人!资产达到数亿元。你可要好好干啊!
让吕岳泉真正有脱胎换骨大气象的还因了这样一件事情。那日,吕岳泉新结交的朋友邀其至夫子庙酒楼作番小酌。酒近半酣,新友举杯正色问道:“岳泉,你为洋人公司如此出力,作为中国人难道心中就无半点愧疚?”
立即,吕岳泉知道了对方原来是个革命党,是四万万同胞中热望着中国新生的志士仁人。从这天起,以后的日子里,吕岳泉受革命党的感召,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当年是要被端方砍头的同盟会,内心中,除了完成人生大福大贵的这一终极目标,还存了革命党人的那点理想:有朝一日能够用寿险业为国家为大众谋上一点福利。
作为四万万同胞中的一个,吕岳泉为之欢欣鼓舞,还将自己在永年的职务辞去,他的内心,有更大的野心,也有更大的梦想、更大的憧憬,这些,都如烈火般地熊熊燃烧着。吕岳泉先是跑到上海,拜见了海上闻人徐绍桢,两人甚是投机,便商定由徐出面,再约请王人文、吕天民、朱葆三、桑铁珊等国内政界、商界名流,集资规银20万两,发起组织人寿保险公司。
1912年6月1日,民国2年,华安公司在今日外滩30号,也即怡和洋行的一旁,隆重开幕。开张之日,孙中山、黄兴等开国元勋都派人来致贺,场面热闹,气象非凡。在吕岳泉的强力推动下,华安逐渐地登上了高峰。华安大厦由此应运而生。
倘若你来到华安大厦的八楼,那个宽大的门厅,有着的显然是更加纯正的老欧洲宫廷风格:典雅的山花,华丽的科林斯柱子,白色的大理石地坪,浑圆的穹顶以及穹顶中所画的神话故事,墙壁间的浅浮雕以及浅浮雕一边的枝形蜡烛灯,所有这些,都仿佛美弟奇家族在15世纪的佛罗伦萨留下的处处印迹。
这里不是佛罗伦萨,而是上海。这时不是15世纪,而是1926年。一个叫吕岳泉的上海浦东人,却有了对美弟奇家族那般的审美,那原因,是因了哈沙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