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文艳原名张士勤,江苏淮安人,11岁起从艺,拜苏维连为师,艺名筱文艳。除了江淮戏(淮剧)之外,筱文艳早年还曾在京淮合演的舞台上演过不少京剧,她在艺术上博采众长,因而很快在上海滩崭露头角,被淮剧观众称为“江北梅兰芳”。上世纪三十年代末筱文艳新创了深受观众喜爱的淮剧“自由调”,对淮剧中的其他基本曲调如拉调、淮调、靠把调以及民歌小调的丰富和发展也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塑造了《白蛇传》中的白素贞、《女审》中的秦香莲、《党的女儿》中的李玉梅等一系列经典舞台形象。
作为淮剧重要流派的创始人筱文艳桃李满天下。上海淮剧团的著名演员施燕萍从1974年进入淮剧团学馆起就跟随筱文艳老师,她告诉记者,自己前一天晚上去医院送别了筱文艳老师后回到家一夜无眠。追随老师数十年,施燕萍对筱文艳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师的简朴节约,她说,刚进淮剧团的时候印象中筱文艳应该是一个很有名的艺术家,但看到本人后却发现是一个老穿着卡其布衣服、生活十分简朴、和蔼可亲的老人。施燕萍说,老师喜欢把自己的学生称为“宝宝”,在生活上十分照顾“宝宝”,却也常常叮嘱学生不要整天在生活上太讲究、太爱打扮,而是“舞台上要讲究,生活里要将就”。
上海淮剧团副团长梁伟平说起筱文艳就有些激动。他说,30年前自己是苏北一个县级剧团的小演员,是筱文艳老师亲自上门把他引进到上海。梁伟平说筱文艳对自己恩重如山:“没有筱文艳老师哪有我现在的一切。”梁伟平告诉记者,筱文艳老师卧病在床已有多年,近年来有时连自己的子女都不认识。梁伟平每年中秋都要去看望筱文艳老师,今年中秋前夕的17日梁伟平照例去筱文艳家探望,筱文艳竟然认出了梁伟平。因而得到筱文艳去世的消息梁伟平十分意外,赶到医院后忍不住跪在筱文艳的床前送别恩师。 本报记者 王剑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