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9月2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徐旭峰:淡淡真趣人物画
郑重
■戏子系列册页之二 绢本设色
  ◆郑重

  老友凋零,现在都是青年朋友了,有的朋友还是80后。徐旭峰就是一位。他既有上海男孩的细腻和对他人的关爱,又有这个时代成长的青年东西方文化大融合的特质。和他相识,缘于他接手海派绘画数据库的建立。

  当代海派绘画名家乐震文执掌上海书画院后,有意于建立海派画家数据库,徐旭峰就成为最佳人选。这项工作涉及的画家庞杂,数据资料繁琐,要坐冷板凳,吃力还不一定讨好,不知这位80后能否耐得起这种寂寞。但是他去做了。开始,他就有着“抢救”的理念,因之着眼点并不在那些大名头,为他们立传的人已经不少了,而是首先着眼于那些当年活跃在画坛并有所贡献,今天又受到冷漠甚至被忘却的画家。这些画家是海派绘画的泥土,海派名家是在这片泥土中生长出来的。徐旭峰凭着对海派绘画的热情及严谨而细致的工作态度,从名单列定,年表整理,作品分析,事迹收集到相关人士的采访,并追根溯源而获得第一手资料。积沙成塔,这些资料在他的梳理下完整而详尽地展现出来,为海派绘画传承脉络做出了成绩。他自己通过这些文献资料的整理,了解到前辈诸家的点点滴滴,加深了对海派绘画的理解,也在自己的人物画创作中有了更深的体悟。

  徐旭峰是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算得上是科班出身。我看到他临摹古画的绢本,高山峻岭,顶天立地,完全是北宋的派头。他对书法、篆刻、绘画理论的涉猎,也比同龄人更加深入,得古法而渐成一家。摹古求新,他借鉴当代艺术精神,创作了城市水墨、戏子系列,都是对于自身的一个解剖,借绘画作品中戏子的表象来表达自己对于现实生活的一点喟叹。在手法上也从一开始只注重形式,到后来的刻画角色的心理特征。这一系列的变化,其背后是他对绘画、对生活的更深的思考与理解。

  蜀僧贯休、石恪的罗汉佛祖,都是以简笔疏体淡墨写成,因为他们都是和尚,就说他们的画是禅画,有禅意。我不懂禅,所谓禅意,无非是清淡疏简吧,也是一个流派,学的人不少。他有意继承这一画派,人物小品中还可以看到这一流风的影子,自谓以绘画参生活禅,参禅悟道,于墨、色之间寻求绘画的真谛。看其画,还真有点这么个意思。

  绘画之道和很多其他功夫一样,需要长期的积累和不断地自我否定,这样才能有所突破。不敢自我否定的画家,就不可能有新的突破,这是绘画史已经证明了的。这里既有功夫、技术实力的一面,也有着悟性、灵机的闪烁。了解徐旭峰的人都知道,他的心中有一块清静的圣土,每天的工作之余,闭门绘艺功课,不为纷扰所动,守住一份清纯,一方清静,又何止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从他的画中我似乎看到了这个苗头,那是一种淡淡的真趣,莫言清淡少滋味,清淡之中滋味长。纷纷扰扰的世界中能存三分稚气,一份纯真,并非人人都能做到。这还需要一点清高,一些淡定,而这也正是贯穿在历代文人画中的精神和气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美术地图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漫画世界
   第B12版:拍卖指南/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化古为新
徐旭峰:淡淡真趣人物画
他的线条是有生命力的
印坛点将录⒅
一印胜千百的戴本孝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B07徐旭峰:淡淡真趣人物画 2013-09-21 2 2013年09月2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