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综合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加拿大“海归”在延吉七村创办社会组织,管理社区睦邻中心没有“水土不服”,一年服务居民近10万人次——~~~
加拿大“海归”在延吉七村创办社会组织,管理社区睦邻中心没有“水土不服”,一年服务居民近10万人次——~~~
加拿大“海归”在延吉七村创办社会组织,管理社区睦邻中心没有“水土不服”,一年服务居民近10万人次——~~~
加拿大“海归”在延吉七村创办社会组织,管理社区睦邻中心没有“水土不服”,一年服务居民近10万人次——~~~
加拿大“海归”在延吉七村创办社会组织,管理社区睦邻中心没有“水土不服”,一年服务居民近10万人次——~~~
     
2013年09月2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拿大“海归”在延吉七村创办社会组织,管理社区睦邻中心没有“水土不服”,一年服务居民近10万人次——
居民:阿拉的幸福指数上去了!
邵宁
  延吉七村,杨浦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老式小区,居民以本地工薪阶层和老年人居多;王秋月,40出头,黑龙江人,是在加拿大学习生活8年的海归。来延吉七村不到两年,王秋月就成了名人,老人、小孩、居委干部都知道她。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王秋月和她的海归朋友创办了一家社会组织——延泽社工发展中心,承接了位于延吉七村内的第三睦邻中心的管理。两年来,专业的服务、丰富的活动、贴心的关爱,使第三睦邻中心成为居民最喜爱的“百姓会所”“邻里客厅”,一年服务居民近10万人次。居民们说:“睦邻中心开出来后,阿拉的幸福指数上去了!”

  社区居民 怎样由生变熟?

  王秋月在黑龙江读完大学,2001年随丈夫赴加拿大,曾在加拿大的大学学习社区工作和社会工作专业,也曾在多伦多当过社工,从事艾滋病预防和新移民服务的工作。2009年,丈夫作为引进人才来到上海,王秋月也随之来沪。2011年,她和另一位从芬兰回国的社会学硕士一起创办了延泽社工师事务所。

  海归创办社会组织从事社区服务,在上海并不是新鲜事。然而,有的海归到了上海的社区却水土不服。“要营造有生命力的社区。”在王秋月看来,这一点无论中外社区都是共通的。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构建一个“熟人社区”,一个“人与人有关系”的社区,让住在这里的人有归属感,进而主动参与。

  日前,记者连续几次在不同时间来到第三睦邻中心,发现这里总是很热闹。约1000多平方米的两层楼,被分隔成十来个房间和区域,舒适的影视厅、宽敞的乒乓房、充满童趣的宝宝游乐室、电脑室、阅览室……最大的齐乐园(多功能厅)每天从早上9时到下午5时,天天人满为患,“课程表”排得满满的:周一上午是经络养生班,下午是曲艺社;周三上午是编织,下午是太极拳……

  50多岁的童皎搬到延吉七村十多年,每天吃过午饭,她只要没事,必定到睦邻中心来织毛衣,大家在一起交流、沟通,从陌生人成了朋友。“刚退休的时候,很寂寞的。后来睦邻中心开了,我还交到了很多好朋友。”童皎说。

  不同对象 怎样多元服务?

  由于延吉七村老年人口占30%以上,所以,延泽组建了一个齐乐家庭(长者俱乐部)。30出头的张琳是专门负责齐乐家庭的社工,每周她都要精心设计节目,除了常规的手指操、手工制作、智力问答之外,还举办“老上海寻踪”“回到童年”“舌尖上的老上海”等主题活动。“老年人都很可爱,我把他们当自己的爷爷奶奶。每周来齐乐家庭活动的老人,从最早的20多人到现在的90多人,我很有成就感!”张琳说。社工们还带老人去浦东滨江大道、孙桥农业园参观游览呢,30名志愿者“一对一”陪伴30位老人。

  长长的暑假,家长去上班,孩子到哪里去?睦邻中心针对少年儿童开办了“小松树俱乐部”,平时每逢周末活动,连续两个暑假都举办了“松果夏令营”,还印制了精美的刊物《松果城》,每季度出一期,里面的文章大多都是由孩子们自己写的。

  王秋月发现,还有一个群体很需要关爱,就是外来务工青年,他们的收入低、没有什么文化娱乐生活。于是,“橄榄树”青年成长俱乐部成立了,去年,俱乐部得到一位美籍华人提供的3万元捐助,连续为外来青年开办了各种活动:年轻的新上海人或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电脑操作,或带着羞涩舞动青春,或化一个“小清新妆容”,融入了社区大家庭。

  6个社工 怎样聚集人气?

  延泽在第三睦邻中心的社工,连王秋月在内仅有6人,要服务数万居民,纵有三头六臂,也难以为继。第三睦邻中心“高人气”还有一个秘诀:让社区文艺团队入驻。老年绘画班、诗词沙龙、综合戏曲社……文艺团队有了活动场地,也让社区老年人过足了戏瘾;楼上的乒乓房由乒乓队自己管理,井然有序;社工忙得晚了,邻居会送来馄饨。

  “每个社区都是一片资源丰富的绿洲,居住在此的人们是植被也是根须,是水源也是养分,是使用者也是建设者。”王秋月说。

  “睦邻中心对老工房小区特别适合,应该推广。”七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洪义民说,现在小区的风气也变好了。几年前,在杨浦区延吉街道对各小区所作的居民素质调查中,延吉七村一街坊排名曾倒数第三,而今年则上升到前三名了。睦邻中心开出后还有一个意外收获:七村一街坊曾因环境脏乱、风气不好,被砸掉了市文明小区的牌子,但今年又挂上了。

  集文化娱乐、运动健身、社交沟通、多代融合等功能于一体的睦邻中心,已成为延吉七村及周边小区居民的一个精神家园,而社会组织的管理,更让这片精神家园充满活力。不久前,在市社区发展研究会召开的研讨会上,这一探索得到了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的肯定。

  【记者手记】

  在采访中,让记者最为感动的,是王秋月和她的同事们的坚守。王秋月现在的收入只有她在加拿大时的一个零头,但她因为有对事业的热爱和家人的支持而毫无怨言。不过,她也有担忧,由于政府购买服务的资金有限,延泽社工月薪只有3000多元,还达不到杨浦区给出的指导价,这让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光凭一腔热情,难以长久坚持下去。

  期待政府和社会给予优秀的社会组织更大的支持,让越来越多的“延泽”能够生存和发展,造福于更多的社区。  本报记者 邵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美术地图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漫画世界
   第B12版:拍卖指南/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居民:阿拉的幸福指数上去了!
他要让村里人都尝到甜头
为社区好心人画肖像
首届上海华商论坛举行
全球造船量中国占四成
新民晚报综合新闻A04居民:阿拉的幸福指数上去了! 2013-09-21 2 2013年09月2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