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民生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首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试点
~~~上海首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试点
~~~上海首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试点
~~~上海首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试点
~~~上海首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试点
~~~上海首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试点
     
2013年09月2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每天35元 “夹心层”老人买服务
上海首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试点
宋宁华 张琪
  本报讯(记者 宋宁华 特约通讯员 张琪)因为中风、骨折等各种原因生活不能自理,但又不愿住进敬老院,面对这样的“夹心层”老人怎么办?近日,记者在浦东新区南码头街道看到,整修一新的社区“托老所”,变身专为行动不便的“轮椅老人”服务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浦东新区居家养老评估和服务指导中心主任齐海冬透露:这是第一个试点,今后上海许多“托老所”都要逐渐向照护中心转型。 

  给家人减负

  今年86岁的姚老伯患有糖尿病,视力不好、一只耳朵有点背,尤其是几年前骨折后只能靠人搀扶着行走。南码头照护中心试营后,他“朝九晚五”来这里“上班”。他说:“过去的日托所,也就是吃个饭,看看报;现在改成照护中心后,洗澡、理发都有人管,还有专业人员指导做康复训练,不用大老远去医院了。”姚老伯的老伴身体不好,照护中心的志愿者还挑起了接送老人的责任,为他老伴大大“减负”。 

  “社区已经有敬老院,还有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日间照护中心有什么意义?”面对这样的疑问,南码头街道相关负责人解释道:专业养老机构成本高,尤其是中心城区,建造一张养老床位不但土地资源稀缺,而且运营成本也很高。仅在南码头街道,现在就有60周岁以上生活不能完全自理、需要家人陪伴和日常照护的老年人800多人。然而,街道敬老院只有200多个床位,居家养老也只能为300多位老人提供上门服务,需求和供给存在相当大的缺口。同时,多数中国老人希望生活在家庭和社区里,得到更大精神慰藉。 

  配专护人员

  据介绍,按照现在的人员、配备情况,中心每天可服务35位老人,每周每位老人可选择1至2天入托。尽管配备了专业护理人员,但通过政府补贴,“照护中心”每天仅收35元。 

  据预测,到2020年,上海老年人将达542万人,其中完全失能老人32.52万人、半失能老人70.46万人。齐海东介绍,在上海特有的“9073”养老服务格局(即90%由家庭自我照顾,7%接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入住机构养老)中,日间照护这种新模式将成为居家养老的有益补充。下一步,南码头街道还将在六里片开设老年人日间照护分中心,为更多老人提供“家门口”养老服务。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美术地图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漫画世界
   第B12版:拍卖指南/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一条主干道配备一条骨干线路
下午或现返程高峰
杨浦公园“法兰西”向日葵中秋盛放
搁架会唱歌 烛台可充电
每天35元 “夹心层”老人买服务
中国福利彩票
新民晚报民生新闻A06每天35元 “夹心层”老人买服务 2013-09-21 2 2013年09月2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