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的中世纪古镇卡尔卡塔距罗马47公里,周边几十平方公里都是原始森林,著名的特莱加河谷就在这个自然保护区里。全镇虽然只有四十户居民、百余人口,但凭着中世纪的建筑风格、梦幻般的生态环境和山谷古堡的美丽风光,卡尔卡塔已被誉为当今世界上15座最著名的山顶古镇之一。今年春天,应意大利“A.L.B.A”艺术家协会的邀请,我到古镇参加画展和学术研讨活动。那天,协会执行主席奥泰罗先生特地下山来接站。当我们徒步拾级而上时,冷不防一群鸽子从城堡的墙洞里腾飞,几只鸽子蛋顺势“天降”。奥泰罗告诉我,欧洲中世纪的古镇建在山顶上是为了抵御入侵者。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卡尔卡塔曾有过滑坡,导致居民全部搬迁。直到1960年以后才再次有人居住,入驻者多为艺术家,古镇就此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艺术社区,设有教堂、自然博物馆、画廊、餐馆和酒吧等,参观者络绎不绝。为了让我体验一下山寨生活,奥泰罗特地安排我住进当地居民的家里。女房东琦莎的家外墙是用石头砌起,窗外就是悬崖峭壁,一派中世纪的建筑风情。热情好客的主人让出了最好的套间,还特地带上儿子的中学英语课本,时不时就翻书找词与我交谈。
画展开幕的当天,古镇来了不少意大利著名的画家、艺术评论家和策展人,当地的居民也在其中。活动安排得很有创意,除了大腕们介绍当前意大利艺术动态情况之外,还安排每位画家与他们进行十分钟的对话。为了便于交流,女画家菲拉托主动坐到我身边,做英语同声翻译。意大利的艺术家喜欢直言不讳。在他们看来,当下有不少绘画作品缺少一种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对望。他们认为艺术虽然能够“无限”表达,但是只有不断直面“自然”和“自我”,才能达到“自觉”和“自省”的高度。这些观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间,有的对话十分幽默。比如有位画家喜欢用烟熏火烤来处理画面的暗部。“请问,这种手段能否视为一种创新?”他问道。“艺术创新的标准可以思辨。但它一点也不像火腿。”台上评论家的回答让所有人都开怀大笑。我在发言中提到敬畏艺术是一种信奉。对此,主持人立即附言:“直率、真诚、诗性和往返,如果少了其中一点,艺术只能成为一种摆设。”……
一个细雨绵绵的日子,古镇举办了颁奖仪式,外貌酷似阿兰德隆的意大利画家帕莱蒙获得了优秀奖,奖品是一个银色盘子。他的获奖感言是:“我一生最大的乐趣就是端好这个盘子!”而当奥泰罗宣布我得到绘画最高奖项时,我却毫无思想准备——卡尔卡塔之春,令人寻梦似归!
十日谈
萍踪杂记
这是一座地下美术馆,却不使用人工照明,全部采光都源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