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内幕交易
去年年底以来,证监会调整了执法重心,加大对欺诈发行和虚假信息披露的打击力度。今年以来,证监会全方位加强稽查执法工作,专门召开全国证券期货稽查执法工作会议,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稽查执法工作的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证券期货稽查执法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据证监会介绍,2013年1月至10月立案调查46起相关类型案件,是去年同期的3倍,占立案总数比例从15%大幅上升至33%。除万福生科等案件外,还对珠海中富、北大荒、隆基股份、华塑股份、海联讯等一批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件和部分中介机构未勤勉尽责行为立案稽查。其间,证监会从严查处了万福生科、新大地、天能科技、天丰节能等案件,并对平安证券、南京证券、民生证券等保荐机构及相关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分别立案稽查。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证监会对内幕交易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新增调查内幕交易案件158起,立案67起,占全部立案案件的42%。其中,主要内幕信息仍为重大资产重组信息。此外,高送转、股份回购、矿产收购等领域,也是内幕交易的多发环节。除了单一型内幕交易,在利空信息发布前卖出股票避免损失等集内幕交易与信息披露违法于一体的“复合型”违法行为也不断增多。
严打不会停顿
除了传统的违法领域,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创新,各类新型违法违规行为也不断出现。对于新型案件,证监会表示给予高度重视。据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介绍,涉及多个交易市场的混合型违法违规行为,是一种典型类型。其中,今年的“光大证券”案就是一种新的混合型内幕交易案件,既有证券市场的内幕交易行为(卖出ETF),又有期货市场的内幕交易行为。
11月1日,证监会已经对光大证券异常交易事件涉及违法违规行为主体及相关责任人员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其中,没收光大证券ETF内幕交易违法所得307.08万元,并处以违法所得5倍的罚款;没收光大证券股指期货内幕交易违法所得7414.35万元,并处以违法所得5倍的罚款。两项罚款总计超过5.23亿元。证监会认为,“光大证券”事件是中国资本市场建立以来,首次发生的一起因交易软件缺陷引发的极端个别事件,对证券期货市场造成的负面影响很大。
证监会表示,随着严厉打击各类证券期货违法行为的进一步深入,证监会在不断加强证券执法顶层设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目前与《意见》配套的有关制度或者已经正式发布,或者正在研究制订之中,涉及线索发现、立案、调查、结案、处罚以及执法队伍建设等多个领域。分析人士表示,如此看来,未来管理层严厉打击各类证券期货违法违规不会停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