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1月3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首集汉魏印章用字的桂馥
韩天衡 张炜羽
桂馥篆刻“未谷”
  ◆ 韩天衡 张炜羽

  “缪篆”是汉代王莽时期制定的六书之一,专门施用于印章。较早收集编辑缪篆文字为专著的,当推清代文字训诂家、书法篆刻家——桂馥。

  桂馥(1736-1805),字冬卉,山东曲阜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嘉庆元年(1796)远宦滇南,任永平知县,山川悠远,“求友无人,借书不得”,终老边陲,卒于任上。

  桂馥勤奋好学,性耽金石,一生致力于文字训诂之学,尝谓:“士不通经,不足致用;而训诂不明,不足以通经”。所著《说文解字义证》五十卷,援据宏富,辨证详尽。后人将其与段玉裁、王筠、朱骏声并称为清代“说文四大家”。桂馥除了精于碑版考证,他的汉隶书法、篆刻和杂剧创作皆负盛名,并经常与周永年、翁方纲、戴震、阮元等学者相切磋,又与书画篆刻家罗聘、黄易、伊秉绶等交善。他曾将一方旧藏的宋代铸印“山谷诗孙”赠与自称为黄庭坚后裔的诗人黄仲则,使黄氏欣喜若狂,并赋七言长句记之。

  乾隆印坛人才辈出,面貌纷繁,但一些印人因受《六书通》等字书影响,配篆“兼用大小篆杂出于虫鸟钟鼎”,有乖汉法,且多有舛误。桂馥感叹“摹印一灯欲绝,讹伪日滋”,决心清除流弊,规范印章用字。他不仅再三续写元代吾丘衍的印学名著《三十五举》,并认为“得见秦汉风范者惟铜玉章”,把目光锁定在绸缪屈曲,篆法多变的汉代印章专用文字——“缪篆”。桂馥以数十年精力所聚,在成千上万枚古印和宋元诸家印谱中,遴选出大量汉魏时期印章,仿宋代娄机《汉隶字源》的《广韵》韵目体例,于嘉庆元年(1796)辑成我国最早一部缪篆文字的专书——《缪篆分韵》五卷。该书收单字近二千字,重文八千三百余,每字下附缪篆字形一个至数十个不等,个别注明出处,可作考证。《缪篆分韵》雕版后,桂馥的知交友朋闻讯又纷纷寄来印文,成补遗一卷。秀水学者盛百二称其:“《缪篆分韵》盖取汉铜印编成,以补缪篆之缺,字字典确,与《金石韵府》之类杂而不伦者相去远矣。”印学家汪启淑也赞许他:“存缪篆之一线,甚有功于艺苑。”桂馥以古文字学家兼篆刻家的专业身份,为印章文字整理提供了学术上的保障,使这部篆刻工具书具备古文字学术研究与艺术创作参考的双重价值,流传广泛,正本清源,一洗《六书通》所产生的俚俗谬讹负面影响,也为清中晚期印人创作带来了便利。

  桂馥亦善篆刻,以“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为主旨,取径汉印,刀法挺健,然不肯轻易为人奏刀,非至好不能得其一印,作品流传稀少。汪启淑有幸乞得其数钮,大多辑入《飞鸿堂印谱》,使后人能一睹其铁笔风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漫画世界
   第B12版:视觉产生/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以绘画涂写时代
我画藏族题材
青绿山水新语言
艺术的精神是实验
首集汉魏印章用字的桂馥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B07首集汉魏印章用字的桂馥 2013-11-30 2 2013年11月3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