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苏州博物馆举办“文徵明特展”
~~~——苏州博物馆举办“文徵明特展”
     
2013年11月3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高士跨时空的“雅集”
——苏州博物馆举办“文徵明特展”
斐翔
文徵明《虞山七星桧图卷》
文徵明特展现场
文徵明《浒溪草堂图卷》
文徵明《惠山茶会图卷》
文徵明小楷《铁崖诸公花游倡和诗卷》
文徵明《豳风图》
  ◆ 斐翔

  苏州博物馆于2012年正式启动“吴门画派”四大家系列学术展览。与去年成功举办的沈周展览相比,今年的“衡山仰止——吴门画派之文徵明特展”展示空间增加了近一倍,展品数量大幅提高,内容涵盖文徵明山水、花鸟、人物、古木竹石等绘画题材以及篆、隶、楷、草、行等不同书体风格作品。流连其间,如与古之高士跨时空“雅集”,煮茶烹茗,赏画读诗,极得斯文之乐,又若二三知己相聚,小酹苏州三白,细品慢饮,深得陶然之境。

  文徵明(1470—1559),初名壁,字徵明,四十二岁后以字行,更字徵仲,苏州府长洲县人。因先世为衡山人,故号衡山。在那个历史时期,他似乎是一个全能型人才,并还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了很多的社会角色,比如文人、画家、书法家、鉴藏家、老师甚至政客等等,当然还有学生、儿子以及丈夫、父亲。这些角色令这个人物如此的精彩迷离。

  文徵明德才兼备,博学多能,诗、文、书、画俱工,领袖群彦。诗文方面,他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书画方面,他又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文徵明是明中期吴中诗文书画领域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

  以这次参展作品而言,汇集了包括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朵云轩、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美国耶鲁大学艺术馆、美国檀香山艺术博物馆等22家文博机构藏文徵明78余幅精品。其中,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惠山茶会图》是其49岁创作的,当年二月的某天,文徵明邀好友蔡羽、王守、王宠、汤珍等人至无锡惠山游览,饮茶、吟诗唱和,十分相得,事后创作了这幅记事性作品。画面突出“茶会”,运用工笔设色法,人物衣纹与神态则多高古,呈现出清丽细致、文秀隽雅的风格。文之所绘题材多文士生活,这也是明代中期社会趋于安定、文人生活安逸于世俗生活的写照。长松掩映之下,有曲径可通茅亭泉井,诸人盘桓其间,或驻足闲谈,或围井而坐,或拱手而待。茅亭之旁,有漆案茶灶、铜鼎石铫之属,二童烹茗,茶香正浓。人物被服古雅,景色妍丽,意境闲适。运笔纯熟,略带生拙之趣,秀润古雅,颇具士气,是文徵明继承赵孟頫一路青绿山水风格的经典之作。卷前有蔡羽楷书《惠山茶会序》,卷后有蔡羽、汤珍、王宠三家书诗及顾文彬鉴藏题记。

  上海博物馆所藏《仿米氏云山图》,上有沈周、文徵明、唐寅三家题跋。画作左下三四杂树,中部则主峰隐没云间,山岚飘浮,溪水清流,左署“文壁”,题云:“苍霭夕阳树,疏明雨后山。白云遮不尽,犹在有无间。”钤“停云生”白文印。沈周题于中间“虎兄文仲子,只作后身看,小笔将云卷,溪山点翠寒”,唐寅署于其后,也一小诗:“晚云明漏日,春水绿浮山,半醉驴行缓,洞庭黄叶间。”裱边有王同愈、吴湖帆题跋。

  另外一幅上博珍藏的《豳风图》以水墨枯笔绘江南水乡村居之景,其中人物,或品酌春酒,或鼓瑟吹笙,古意盎然,一派祥和宁静的景象。山体用短披麻皴,杂树刻画严谨,布置疏密得当。风格则上溯董源笔意,是文徵明早年画风泛览名家、不拘一格的佳作。画幅上空,隶书界格节录:“豳风七月篇。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享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长洲文壁。”钤:“文壁之印”白文印、“徵仲”朱文印。

  《虞山七星桧图》为例,曾几经拍卖,目前藏于美国檀香山艺术博物馆。此图为文徵明摹赵孟頫画七星桧。七星桧,在常熟致道观,相传为梁时物。明代存七株中,四株为宋人补植,其余三株为雷震风擘,幽奇怪崛,尤横出意表。沈周曾作图并题咏之。此画以枯笔线皴来表现树皮粗糙的质地,树叶则以密集的墨点点出,树枝盘错,气势流贯。文徵明的摹作纯以笔墨胜出,一股高古清气流贯其间。

  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浒溪草堂图》是文徵明66岁时的作品,这正是其画风成熟的集大成时期,文徵明在此图中表现了江南山水秀丽悠远的特点,是其青绿风格的典型之作。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的《老子像》是文徵明80岁时的作品,此图白描,运笔圆转高古,体现了文徵明在人物画上的极高造诣。

  文徵明19岁为诸生参加岁试,宗师批其字不佳而置于三等——出生于书香门第的他,自然受到刺激,遂发愤精研书法,刻意临学,号称日临智永《千文》数本,书遂大进。他由宋元上溯晋唐,成为继元代赵孟頫以后的一位书画兼擅且诸体皆妙的一代帖学大家,江西省博物馆珍藏的《小楷铁崖诸公花游倡和诗》,是记载至正八年(1348),杨维桢与张雨、顾阿瑛等人游石湖,为同游伎者琼英赋《花游曲》,顾阿瑛、郭翼、袁华、马麐、陆仁、秦约、于立等七人各和一首。文徵明以小楷抄录之,又追和一首于后,并邀王宠、王守、汤珍同和。卷首有残缺,楷法宽绰从容,端雅精纯。

  在文徵明亲自设计的拙政园边,他的笔墨作品从世界各地汇聚而来。当我们静静欣赏这些五百多年前的作品,看着画作上鲜红的“惟庚寅吾以降”,希望观众回到他的画作本身,通过文徵明扮演的众多的社会角色,再次还原“真正的文先生”,还原那个时代的文人精神,了解他们,传承他们,并将之发扬光大。

  据悉,为了进一步满足观众和国内学者的需求,同时也出于对展示画作的保护,本次展示时间为2013年11月12日—2014年2月16日。另外,针对不能前来展览现场的爱好者们,苏博将通过手机App和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将此次大展盛况公布出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漫画世界
   第B12版:视觉产生/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与高士跨时空的“雅集”
从清宫佚失民间的文徵明书画精品
新民晚报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B08与高士跨时空的“雅集” 2013-11-30 2 2013年11月3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