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1月3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清宫佚失民间的文徵明书画精品
晓方
  在苏州博物馆举行的“衡山仰止——吴门画派之文徵明特展”中,许多都是从清宫佚失到民间的,比如上海博物馆珍藏的《人日书画》图,就曾著录于《故宫已佚书画书籍目录四种》中。

  清朝的宫廷收藏在乾隆时达到鼎盛,乾隆皇帝更是以“钦定”《石渠宝笈》、《秘殿珠林》两本著录,记载了清宫书画艺术品收藏的辉煌。据有关资料记载,文徵明作品是在乾隆年间大量进入清宫,最多时达209件,此数量还不包括与他人合作作品以及收入到集册中的作品。这一数量在清宫庋藏的明以前书画家中,位居第三,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的分别是董其昌和赵孟頫。

  清朝末帝溥仪退位之后,利用他两个弟弟溥杰、溥佳每天上午“进宫”陪读的机会,将故宫中出类拔萃、精中取精的历代书画珍品包裹在包袱里,由他的弟弟们每天运出紫禁城。其中的文徵明书画精品即达43件。此事见之于故宫博物院1934年再版的《故宫已佚书画书籍目录四种》(即《佚目》)。

  1945年日本战败,溥仪随身携带100多件书画以及其他古董文物逃往通化,这些名贵书画和珍宝被东北民主联军缴获,收存于东北银行。1950年6月,东北银行拨交东北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前身),其中就包括《文徵明自书诗卷》、《文徵明浒溪草堂图卷》、《祝允明书兰亭序文徵明补图卷》、《赵孟頫书苏轼烟江叠嶂图诗沈周文徵明补图卷》四卷。

  1952年,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工作组在长春、兴城、天津等地收缴伪皇宫书画130余件,并最终入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其中的文徵明精品有《洛原草堂图》、《湖山新霁图》等四卷。

  在此次配合文徵明特展举行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辽宁省博物馆副研究员郭丹女士通过前后数月时间对《佚目》内外的文徵明精品进行梳理后表示,《佚目》所见流传于世的有20件,分别是北京故宫博物院7件,辽宁省博物馆7件,上海博物馆2件,天津博物馆1件,吉林博物院1件,旅顺博物馆1件,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1件,下落不明者仍有23件。

  虽然近年来海内外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不乏文徵明画作现身,就有但是对于文博界的古书画研究者来说,追寻《佚目》内外的文徵明精品一直是个不曾停止的工作。在今年中国嘉德秋拍中,文徵明行书《杂咏》手卷录其自作诗十首,书写严谨,秀丽劲健,是他中晚年后习见的书风。估价2200万至2800万元,成交价达到了5117.5万元,这件作品就曾著录于《佚目》中。晓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漫画世界
   第B12版:视觉产生/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与高士跨时空的“雅集”
从清宫佚失民间的文徵明书画精品
新民晚报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B08从清宫佚失民间的文徵明书画精品 2013-11-30 2 2013年11月3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