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就非常喜欢看《科学画报》。那时我父亲是华东师范大学的老师,家里书架上放着《科学画报》的赠阅本。《科学画报》是我小时候接触科学世界的最早读物,它带领我走进奇妙的大自然,领悟科学就是力量的道理,感受科学家追求真理的崇高精神。80年来《科学画报》影响了无数青年人,用科学精神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功德无量。
当前,《科学画报》可以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对于经济社会乃至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类社会经历几次产业革命后,现在已进入电子、光子、信息时代的后期。科学技术发展的整体趋势是细分和综合相结合。光电、量子、纳米、基因、暗物质等自然规律的发现日益深奥。自然规律的综合应用推动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新型制造技术愈显神奇。信息技术渗透高技术各领域,智慧地球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科学发现的丰富宝库促进技术发明以排山倒海之势迅猛发展,正在悄悄催生第三次工业革命。能源和环境等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提出新一轮的产业革命的需求。在这样一个时代,科学普及更显重要。我希望读者通过《科学画报》崭新而轻松的表达形式,领悟科学技术发展的方方面面。
我们的科学普及除了要通俗生动地传播科学新知外,还要把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传达给大众。例如,基础研究转化为技术发明再进一步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日益缩短。牛顿的微积分从发现到应用花了两三百年之久;从1905年爱因斯坦发现狭义相对论到1945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只有40年;从爱因斯坦的受激辐射理论的提出到激光器出现,大概30年时间;巨磁阻效应从1988年发现到1998年应用在硬盘上只有10年;半导体照明从实验室到应用只有不到10年的时间。今天在实验室里研究的自然规律,明天就有可能转化为技术发明。了解这个特征对于我们制定政策,正确认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
人类浩瀚的知识宝库是一代代科学家千百年奋斗的结晶,其中浸透了科学理念、科学精神。科学技术的发展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科学技术发展的整体脉络体现了这样的理念: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的形态是多样的,多样的运动形态是可以转化的,转化和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认识的规律是可以被人类应用的。让读者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科学理念、领悟科学精神是很有意义的。特别要让青年人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科学是非常有趣的,科学是非常崇高的,从而培养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我在徐汇中学读书时看过一本书《科学家奋斗史话》,对我影响很大。一个成功的科学家除了具有奋斗精神之外,掌握科学方法也特别重要,因此介绍科学思想方法也很有意义。
总之,科学普及是一门学问。展望未来,《科学画报》任重道远,前途无量。
十日谈
科普先锋
了解各学科的发展,才能站到相关领域的前沿,明请看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