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专版/教育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7月3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体育“主课”风行校园
孩子们爱上运动 流汗的快乐
王蔚 陆梓华
  上海的学校体育工作,随着“学生健康促进工程”的实施,“以人为本”理念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日益成为各方面共识,学校体育在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育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以及加强改进体育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

  如今,各校体育工作在改革与发展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实现了以项目引领,整体推进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良好格局。同时,结合当前学校体育工作的深层次问题,各校立足回归校园体育的本源,挣脱传统模式和竞技化的束缚,更加注重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实现全面转型发展。

  格致中学

  俱乐部训练不“放羊”

  2006年5月,拥有一流场馆、一流设施的格致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正式对外开放。8年来,俱乐部坚持上课时段对周边学校的学生免费开放,课余时段向社区市民开放,双休日及寒暑假全天对外开放。为培训学生掌握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推进学生人人学会游泳,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乃至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方面作出了努力和贡献。

  格致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开办了以体锻活动和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的夏(冬)令营。至今已举办了14期。俱乐部请有丰富教育经验的专门人士精心配置课程,设计了以“玩”为特色的课程表,并委派资深且有爱心的教师担当日常管理和教育,一时名声大振,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俱乐部坚持游泳课不上成“放羊”课,游泳训练班教学不搞随意教学,因此,无论游泳课,还是各类训练班,都要求制订教学计划,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编写教案和校本教材。用心教学已成为格致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游泳课的一大特色,游泳学会率达100%,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七宝中学

  项目兼顾特色与兴趣

  2004年11月,在上海市体育局青少年训练管理中心的支持下,在闵行区体育局牵头下,由中国体育福利彩票扶持的“七宝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在闵行区七宝镇成立了。七宝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依托上海市七宝中学。该校所处区域国际化程度高、家长学历层次高,除了对子女学业期望值高,对孩子的健康发展期望值也很高,这是七宝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立和发展的基础。

  俱乐部借力一批专业教练共同努力,事先调查摸底,广泛听取学生和家长的意见,然后有针对性的开设适合青少年心愿与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健身项目,如高尔夫球、游泳、武术、空手道、足球、围棋、日本将棋、羽毛球、篮球、跆拳道、有氧健身操、街舞等兴趣小组。借助周边学校体育教师的资源想方设法为青少年开设既有大多数学生喜爱的足球、篮球、游泳、羽毛球、街舞、乒乓球、空手道、跆拳道、航空、航海模型项目,也兼顾少数青少年学生喜爱的民族舞、网球、高尔夫球、武术、拉丁舞等项目。为吸引更多青少年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俱乐部还积极创造条件开设如轮滑、民间体育抖空竹及体育舞蹈项目,使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真正成为青少年学生强身健体的场所。

  上海中学

  原汁原味的体育课

  临近期末考试前,各个中小学的操场都会悄然安静下来,体育、艺术等“副科”都要给语数外让道,这在绝大多数学校早就成为“惯例”。从2009年起,上中国际部的体育课开始有了外籍老师的身影,现已经达到27位外聘兼职体育老师。这27位外聘教师,有的是高校的教授、讲师,有的是区骨干体育老师,还有的是少体校的专业教练。每周他们都会给学生们上3节左右的体育课,包括橄榄球、剑道等许多有地域特色的项目。这些原汁原味的体育课,是孩子们的最爱,比如剑道课,来自日本的老师会用整整一节课的时间教鞠躬、教礼仪;又比如橄榄球课,老师会教孩子们“学会向前冲”;足球课之后,老师会让孩子们去对方球队的替补席,向对方教练和队员鞠躬致谢。

  如今不仅是国际部,整个上海中学的体教结合,都堪称是沪上中学的一间“样板房”,这里的学生不光“读”得好,“玩”得也不赖,身心健康同时得到发展。

  崇明县城桥中学

  给特长生“特殊”教育

  崇明县城桥中学创建于1978年,是崇明县唯一一所体教结合基地学校。通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一所90年代的县田径传统学校,已发展成拥有田径、自行车两个二线运动队和乒乓、板球等多个运动项目的体育特色学校,并同时拥有一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在2008年成为体教结合基地学校后,针对体育特长生的实际情况,在文化课的课程体系、教材教法和课后习题等方面作了精心设计和二次开发,周一至周五每天6节文化课。下午第一节课后分别开始体育专业训练,每天保证有3-4个小时的训练时间。针对田径项目训练的特殊性,学校在田径项目训练措施上进行大胆的创新。除了周一至周五下午第一节课后的体育专业训练外,暑假把中长跑运动队集中到云南进行为期两个月的高原训练,寒假集中到吉林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冬季训练。

  曹杨二中

  以女足为龙头

  针对体育专项课的实验对象——高一年级进行简单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男生选篮球的有140人、羽毛球135人、乒乓球113人、足球80人;女生选羽毛球168人、乒乓球101人、篮球78人、排球56人。在项目的设置上,首先考虑学生的兴趣与意愿。

  其次,根据学校特色传统设置项目。“以女足为龙头,多项运动全面发展”是该校的体育工作理念。二中开展女足项目已有20年,是国家级体育传统学校、女足二线运动队和足球特色学校。20年来女足成绩在全市首屈一指,几乎囊获了各类市级女足比赛的冠军,并代表本市参加多届全国中运会女足比赛,成绩斐然。在项目设置上,考虑学校办学特色与体育传统,设置了女足这个项目。

  行知实验中学

  “80+80+40”模式

  该校根据师资、场地和学生的初步选项确定乒乓球、健美操、篮球和武术四个运动项目开展专项化教学。在方案设计时,学校曾遇到了两个方面的瓶颈:一是经过多方努力,学校现有场地的设施仅能满足晴天上课需要,篮球和健美操的专项课在下雨天无法开展;二是每周一次专项课,学生可能无法完全掌握运动技能。经校领导小组研究决定,该校在高一年级的体育专项课程安排上采取“80+80+40模式”(即两节体育课连排、两节体育活动课连排,再加上一节体育课的形式)。具体实施为:

  学校高一年级共4个行政班,专项化教学改革实施后,分成了6个专项班,由6位老师任教。在体育大活动课上安排2位教师任教,主要形式就是在进行统一的准备活动后,根据学生的选项进行分组学习,两位老师进行巡回指导。如果大专项课遇到下雨天,专项课就和体育活动课对调,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场地的问题,确保大专项课教学的顺利进行。

  位育中学

  分层体育有成效

  该校以“生长创造”、“自主发展”的教学追求,确定四个教学目标:1.使每位同学初步掌握1-2项运动技能,提升对项目的兴趣,并为终身锻炼服务;2.使同学们对专项技术和战术有清晰的了解,并对该项目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3.改善学生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4.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为达到四个教学目标,该校通过“四个结合”——教学方式和训练方式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专项人文和赛事鉴赏相结合、校内联赛和专项化项目相结合,最终确定教材内容,满足专项及分层的需要。目前,课程内容包含了一般性活动(游戏)、引入专项技术的教学、专项技术教与学活动、利用所学技术进行实战演练、专项素质练习,改变以往单一的开始、基本、结束三部分。学生对待体育活动的观念也发生了积极改变。

  本报记者 王蔚 陆梓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5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新民资讯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民生上海
   第A17版:民生上海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第十二届全国学生运动会·专刊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5版:生态上海·夏之舞
   第A26版: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9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30版:育儿/新民健康
   第A31版:上海新城区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专版/教育
   第B03版:专版/教育
   第B04版:十佳班主任/新民教育
   第B05版:十佳班主任/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教育万象
   第B08版:留学移民/新民教育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体育“主课”风行校园 孩子们爱上运动 流汗的快乐
上海建峰:打造独一无二建筑环境能源专业
130名学生从这里走进世界前十名校
新民晚报专版/教育B03体育“主课”风行校园
孩子们爱上运动 流汗的快乐
2014-07-30 2 2014年07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