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2月0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难忘394
李动
  李动

  说起394,具体地说就是建国西路394号,大凡老公安都知道那是上海市公安局总部大楼的代号。那是一幢上世纪初建造,法国人道斐南的公寓,大楼共8层,高宅深院,外表气派,内部结实。凡在里面办过公的人都有感受,房间宽敞明亮,冬暖夏凉。刚调入394办公时,见大楼前的花坛雪松,小车锃亮,心里有种莫名的畏惧感,但真正走进大楼后,发现里面是那样温馨亲切。 

  每每路过那幢大楼,心里会触景生情地想起碎片往事。不过,最让我留恋的不是办公楼,而是大楼边上的食堂。我对大食堂美好的记忆不仅是可口饭菜,更主要的是那种浓浓的和谐氛围。说白了就是吃饭时可以随便和领导坐在一起聊天,拉家常。

  那是上世纪80年代末,那天吃午饭,我见易庆瑶常务副局长坐在那里用餐,便端着饭碗来到了他的边上,与其聊天。他当时兼《剑与盾》杂志主编,便与他聊起了公安刊物。当时《剑与盾》发行非常红火,局里还办了一份《人民警察》。易局见我聊起刊物如数家珍,便问我:“你认为这两个刊物,哪一个办得好?”我实话实说:“《人民警察》办得好。”易局先是一愣,继而问我:“为什么?”我直言相告:“因为《人民警察》里面的文章都是写市局的人物和大案,让人感到亲切,真人真事更吸引人。”易局听后解释说:“《剑与盾》读者有五十万,《人民警察》发行量也很大,说明都很受读者欢迎,只是两个刊物的内容侧重点不同,一个是以法制小说为主,一个是以纪实作品为主。青菜萝卜,各有所好。”易局到底是领导,颇有雅量。

  李局长吃饭一般都来得较晚。有次,他披着警察棉大衣来到食堂窗口排队,大家见之赶紧请他到前面优先买菜,但他挥挥手:“没事。”他边吃菜,边纳闷:“你们南方人粉条里还要放糖。”脾气甚大的东北汉子尽管感叹,但还是苦着脸像吃中药似的咽了下去。李局长吃完饭常到各办公室串门,见有人下象棋,他会自以为是地“瞎指挥”,他棋下得一般,有时还耍赖悔棋,赢了棋那个爽朗的笑声格外响亮。

  政治部主任韩锡清是个山东老头,喜大蒜,嗜抽烟,平时不苟言笑,一脸威严,故部下有点儿怕他,但他对人却和蔼可亲。离休前夕,韩老有机会出了趟国,不过去的是朝鲜。出访回来,他带回了朝鲜的糖果到各处分发,还解释道:“那儿买糖还要凭票。”我好奇地剥了一块放进嘴里,感到似曾熟悉,仔细一瞅糖纸上标的是中国出口的山东高粱饴,见之窃笑,但又不忍心点破。

  崔路副局长是抗日时期的老干部,资格很老却没有架子,为人和气。有次崔局拿着白瓷大碗来到队伍前向买饭窗口里面张望,排在队伍后面的人突然厉言说:“不要插档!到后面排队去!”崔局听罢一愣,回过头来看了一下,只见有位瘦个子瞪着眼睛嚷道:“怎么啦,我是政治部的。”其实,崔局怎么会不认识这位大名鼎鼎的秀才呢?他是反特影片《斗熊》的编剧之一,是公安作家。崔局操着河北话解释说:“我没有插档,是看看有什么菜。”说罢便尴尬地来到队伍后排起了队。尽管像老陈这样指责局长不要插档的“书呆子”不多,但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官兵平等。

  当年的食堂里也没有什么豪华的装饰,都是方桌子和长条凳,领导与民警坐在一起吃饭聊天,无拘无束,似家庭用餐,海阔天空,无所不谈。官兵同桌聊天,可交流信息,亦可增进感情。回想起来很是难忘,亦令人留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文化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长三角
   第A23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A24版:文化·旅游/长三角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健康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B0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08版:目击
金牌制作人
老上海的旅馆业
父亲百岁寿诞奉诗拜贺
难忘394
书法
亲吻的魅力
书都去哪儿了
天 香
新民晚报夜光杯A19难忘394 2014-12-08 2 2014年12月0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