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伊米在《中东经济调查》周刊最新一期专访中详细阐述了沙特石油政策背后的考量。他强调,期望欧佩克主动减产不公平,“不管(油价)跌到每桶20美元、40美元或者50美元,这与减产决定无关”。
沙特主导的欧佩克部长级会议上月底决定将原油日产量保持在3000万桶水平不变,导致国际原油价格暴跌。
作为欧佩克主要产油国,沙特日产原油960万桶,而且是唯一一个拥有相当规模闲置产能的原油出口国,会借助增产或减产减少原油价格大幅波动。
不过,沙特在这次油价暴跌中的“不减产”立场坚定。纳伊米说,欧佩克成员国原油产量目前占全球原油产量的不到40%,不能算作全球主要原油供应方,单方面期望欧佩克减产是一种“扭曲逻辑”。
“让高效的原油供应商减产,而低效的原油供应商维持产量,这合理么?”纳伊米说,“如果我们减产,市场份额怎么办?价格上去了,俄罗斯人、巴西人,还有美国页岩油生产商会抢走份额……我们是最高效的原油生产商,期望我们减产,让人难以置信。”
纳伊米说,沙特原油开采成本在每桶4至5美元,有能力抵抗低油价冲击,“在我们感到痛苦前,其他产油国已经遍体鳞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