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号称“天下第一痛”,常见于中老年人,是指发生于一侧头部、面部、鼻旁、下颌以及牙床周围的疼痛。典型的三叉神经痛表现为阵发性、短暂的疼痛发作,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由数秒到几分钟,疼痛剧烈,发病早期,每天发作数次,随后每天发作数十次,发作时,面部遭受电击、针刺、刀割、撕裂一样的感觉,不少患者感到生不如死,情绪低落,十分痛苦。疼痛多发生于单侧,一般不扩散至中线,沿三叉神经分布区常有触发点(扳机点),如上下唇、口角、牙齿、舌、颊部,可在洗脸、刷牙、饮水、说话、剃须时诱发,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三叉神经痛的病因是因为脑内的血管长期压迫三叉神经,导致三叉神经的脱髓鞘病变,三叉神经内部的神经纤维发生传导异常。三叉神经是传到面部感觉的神经纤维,就像一根粗电线,由于血管压迫把电线的外皮磨损,内部电线丝裸露,导致电线短路,冒出火花,因此,三叉神经痛多表现为短暂的电击样疼痛。如果我们将疼痛的程度分等级,总分为10分,割破手指算3分,生小孩为9分,而三叉神经痛就是10分。
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很多,如口服卡马西平、针灸、按摩、射频等,由于上述治疗方法均不是针对三叉神经痛的发病原因去治疗,治标不治本,效果很差。目前国际上首选微血管减压术(微创)治疗三叉神经痛,手术在显微镜下,将压迫神经的责任血管移开,然后用医用垫片包裹受损的神经,隔绝了神经与血管的接触,手术后患者的疼痛症状立刻消失。手术时间短(大约1小时),几乎不损伤病人的神经与血管,术后并发症少,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微创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本文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同仁医院(西院)神经外科主任]
【专家简介】
李心远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同仁医院(仙霞路1111号)神经外科主任、医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颅神经疾病诊治中心核心专家,参与制定了国内首个面肌痉挛的诊治标准,擅长以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Meigie综合征、痉挛性斜颈,对微创治疗垂体瘤、脑胶质瘤、脑膜瘤、脊髓肿瘤,各种复杂脑动脉瘤夹闭手术有着丰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