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文化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3月3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天桥哪来上海弄堂?
  这还要从清末民初的“新市区运动”说起。《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决心向西方学习,而市政建设是她新政的一部分。原本传统文化娱乐中心厂甸是计划首选,但动迁成本太高,这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就落到了当时荒凉的天桥地区。没过几年,清政府垮台,北洋政府1914年聘请西方设计师,开建香厂新市区,用西方城市的建设理念建起一座“现代之城”。

  天桥有句老话:土得掉渣,洋得冒尖,“洋得冒尖”说的就是香厂。这方圆一平方公里的地盘内,有过诸多北京第一,第一个交通岗亭、第一个出租汽车行、第一座shopping mall、第一座专演国外大片的电影院。香厂开启了北京城市近代化的先河,新的建筑、新的格局、新的思维、新的设计形式,短时间内便在宣南贫穷之地建起了一座“文明之城”。

  泰安里是香厂标志性建筑,洋范儿十足,尤其是里面的抽水马桶,当年那可是稀罕物,因此成为当年演艺界等名人钟爱的高档住所。关于老楼的故事有多种传说:曾住着一位军阀和他的六房姨太太、遭遇十年牢狱之灾的赛珍珠曾在东南角二楼住过小半年、曾是民国时的高级妓院,当时叫“大安里”……在张恨水的笔下,无论是《春明外史》中夜游园的浪漫,还是《啼笑因缘》里吃西餐、租住里弄的新潮故事,都发生在香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日本为何难谢罪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文化新闻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专版
   第A26版:专版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专版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新民资讯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第B21版:旅游资讯
   第B22版:旅游资讯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大购网专版
“瑞典王维”走了 当代“诗圣”在哪
“中华号角”春天吹响
京城泰安里能否泰安
《上海,不能抹去的记忆》出版
老天桥哪来上海弄堂?
瑞士藏家晚清“私房照”出版
新民晚报文化新闻A15老天桥哪来上海弄堂? 2015-03-31 2 2015年03月3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