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称,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专家认为,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燃煤所导致的大量白色排放物吹向东面,与太平洋上空的风暴相遇,而这些风暴可能对美国冬季气候产生巨大影响;2014年冬天,美国波士顿“末日暴雪”和纽约、华盛顿极寒天气与中国空气污染有关。这一观点到底是基于科学研究的可信论断,还是缺乏根据的武断指责?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高级工程师周兵给出了明确回应:科学研究显示,2014年美国入冬后,美国暴雪频繁主要是极地冷空气中心偏向美国和大西洋暖湿气流偏强造成的。事实上,查阅气候历史资料就可以发现,美国冬季出现低温和暴雪事件,并非偶然。
周兵告诉记者,美国的地形特征是东西两侧高,中间低,南北开敞,冬季,其上空稳定维持着强大的低气压带,有利于中高纬度的冷空气迅速南下。同时,美国东部五大湖区存在“大湖效应”,冬季极地气团南下经过湖面时,温度极低的空气与相对温暖的水面接触交汇从而形成降雪,“在地形与气候系统的双重作用下,美国冬季容易出现低温和暴风雪天气”。
那么中国的污染物对此是否存在一定影响呢?由多国科学家参与的评估报告《洲际传输评估报告》明确指出,东亚的污染物排放对北美极端天气的“贡献”是“非常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