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警方分析,去年清明期间共发生43起伤亡交通事故,这些事故大多发生于闵行、浦东、宝山3个区,其中有20起为驾驶私家车肇事引发,占总数的55.56%,驾龄在6-15年的私家车驾驶人发生事故7起。
其他4万余起车辆轻微事故主要发生于浦东、闵行和松江,这些区域均为本市居民清明扫墓出行较为集中或与相邻省市相接、过境车辆较多的区域。
警方表示,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仍是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从这些伤亡交通事故分析来看,机动车因“未按规定让行”“超速驾驶”二类交通违法行为引发事故较多,非机动车因“违法占道”“逆向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引发事故较突出。
警方还梳理了2014年以来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情况,结果发现S20外环高速公路(闵行段)、G15沈海高速公路(青浦段)死亡交通事故相对多发,机动车超速超载、违法变道、违法倒车、逆向行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是引发上述死亡事故的主要原因。
为积极应对清明期间人流、车流出行高峰,上海警方联手本市民政、旅委等部门,掌握墓区、景区人流、车流预测情况和停车场地等信息;细化完善了各种方案和预案,建立交警、路政、道路管养单位负责人联络对接机制,加强高速公路、快速路交通状况的实时监控,确保异常情况及时联动处置。
此外,交警部门还将加大警力投放。在清明小长假期间,特别是4月4日(周六)、5日(周日)、6日(周一),以各大墓区及旅游景点为重点,在现有一线执勤岗位基础上,加大警力投放,在重要时段、重要路段,抽调内勤科室及机动警力,增加50%至100%执勤岗位,并组建排堵小分队,提高“两轮”摩托车配备,根据清明出行祭扫潮汐规律,对高速公路上下行合理布警,加强疏导管理。同时,协调、督促清障施救单位合理调整牵引车辆、施救设备和操作人员布局,设置足够多的泊车点,快速稳妥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4月4日、5日,市公安局交通指挥台和交警高架支队将会同普陀、嘉定交警支队,实施G2京沪高速出城段万镇路匝道管控措施。警方还将针对墓区、景区周边交通流量变化及时调整交通组织,通过在易拥堵路段设置临时单行道等措施形成“车流循环”,并利用闲置场地、设置移动“P牌”等方式,开辟临时机动车道路停车场,缓解墓区、景区周边“停车难”问题。
本报记者 潘高峰 通讯员 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