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昨天举行了该国政治史上最引人注目的国会选举。此次选举涌现了相当数量的反对党议员候选人,执政的人民行动党第一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新加坡的政治进入了新阶段。
新加坡是东亚政治的样板之一。自建国以来,李光耀一手创办的人民行动党就一直居于执政地位,事实上,在以往的历次选举中,其他党派虽时有点缀,但执政党的地位从未受到任何值得一提的挑战。
这种执政党一手包办的现象固然反映了民众对其治国理政的高度认可,但也较易受到其他党派的诟病,国际社会对“新加坡现象”亦褒贬不一。
李光耀今年3月离世后,新加坡民众除了追念他的治国贡献,也对未来政治发展有新的思考。在建国50周年举行的这次选举中,以工人党为首的十多个反对党提名的候选人占180多个候选人的将近一半,这在新加坡政治上是全新现象。尽管最终结果并不令人意外,执政党仍然取得绝对胜利,标志着“人民行动党时代”仍是现实,但政治新局面似乎也已形成。
此次反对党并未提出足以构成真正挑战的竞选口号,但诸如工人党在竞选时声称“我们已经受够了”的说法,确实也较易挑起民众、特别是知识精英阶层的情绪,或许也让执政党“出一身冷汗”。
从长远来看,这种挑战对执政党的冷静反省自身的问题,更好地回应民众的诉求,也未必是消极的。在“强人”退出政治舞台后,从发展中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与其说一定会产生其他“强人”,反倒是政治多元化的概率更高。(作者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