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话
一周来连续有高层领导对资本市场喊话,其中的信号值得关注。
首先是上周六周小川行长在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谈到了股市,其中一句最重要的话被大家记住了:“目前股市调整已大致到位,金融市场可望更为稳定。”央行行长谈股市已经很罕见,说股市见底更是非常罕见。
周日晚间,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以答新华社记者问的形式发表谈话,表示要把稳定市场、修复市场和建设市场有机结合起来。谈到眼下的股市,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说:“目前,股市泡沫和风险已得到相当程度的释放,市场交易基本正常,流动性较为充裕,市场内在稳定性增强。”
本周三,李克强总理在大连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也谈到股市。他说:“中国资本市场,特别是股市在6、7月份发生异常波动,有关方面采取措施稳定市场,是为了防止风险的蔓延。现在可以说防范住了系统性金融风险。”
综合这些高层领导的喊话,意思很明确,股市的风险已经得到很大释放,调整大致到位。就是说,现在买股票,风险已经很小,而机会很大。
然而,如此高层领导罕见喊话,市场反响似乎并不大,本周股市大幅反弹了,但多数股民依然心有余悸,不敢买股票。这和上半年形成鲜明反差:那个时候股票价格很高,但大家很兴奋,抢着买股票;现在,价格打了对折,甚至只剩下三分之一,公司还是那个公司,股票还是那个股票,价格低了反而不要了。如果换样东西,比如服装,觉得这个衣服很不错,就是嫌价格太高,一旦商店促销打对折,一定会遭遇抢购。
其实,生活中这种朴素的原则同样适用于股市,如果用它投资股市,成为赢家的概率是很大的。可惜,很多人在股市里就忘了生活原则。
本周对高层领导喊话反应最快的是外汇市场。人民币最近引起国际广泛关注,贬值预期导致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汇差较大,本周金融城封面人物——上海交通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潘英丽专门谈了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看法,认为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要并重。周三李克强总理谈了人民币汇率,他再次重申人民币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人民币汇率能够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周四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大幅上涨了800基点,创下历史最大单日涨幅纪录,离岸人民币与在岸人民币汇价大幅收窄。 首席记者 连建明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人民币国际化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其背后是中国希望走向一个经济强国、金融强国的愿景。
随着经济重心从美欧转移到亚洲地区,经济多极化和国际货币单极化之间的冲突将会加剧,而出路就是用货币的多极化去适应经济的多极化,别无选择。在这个过程中,现阶段最重要的就是人民币国际化,逐步形成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三足鼎立格局。
人民币国际化的终极目标,是作为国际货币发行国,在全球扮演一个银行的角色。必须要有强大的金融体系和国家信用,这样才能赚取银行的高利差。我国要加强对制造业产业升级的研究,通过强大的制造业出口,赚钱后再到全世界投资。只有支配了越来越多的海外资产,才能支持货币不断走强。 ——潘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