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深一度
9月4日,挪威克莱普当地的Nuart庆典上,一幅需要在空中俯瞰才能看到全貌的“世界上最大的人形户外壁画”让不少艺术爱好者慕名前往。令人震惊的不仅是壁画的巨大,还有作品的创作中许许多多志愿者的加入。原本让人觉得非专业人士不可的艺术创作,如今也变得更加平易近人了,而公共艺术的参与性也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更多合作 艺术家更有动力
挪威克莱普的巨大人形壁画创作者是两位法国艺术家,整幅画位于当地一座车站的房顶上,占地面积达到了21000平方米,只要从附近的索拉机场进出的飞机都能看清这幅画,其巨大程度可见一斑。这样的作品如果靠艺术家自身的力量,恐怕很难赶在9月4日的Nuart庆典开幕前完成,然而通过志愿者的参与,仅仅4天就让这幅画诞生了。
Nuart庆典被称为最有影响力的新闻博客网站赫芬顿邮报称为21世纪“街头艺术的里程碑”,每年庆典的创始人和总导演马提娜·瑞德(Martyn Reed)都会请艺术家进行创新,因此这幅壁画的高关注度使得志愿者参与艺术创作这个话题成为了当下的热议话题。我们从作品中,看到的是完美的团队合作,所完成的作品绝对是高水准,很难想象志愿者们居然能够有如此巨大的力量,让艺术家的创作也不再是“孤军奋战”。而从克莱普的角度看,这样的一次创作更加意义重大,因为这也是这座城市文化和艺术建设的重要一笔。
乐在其中 志愿者行家携手
其实,艺术家邀请志愿者参与创作并非仅此一例,不少大型室外创作都有志愿者出的一份力。2013年1月,阿德莱德超现实艺术家安德烈·贝恩斯(Andrew Baines)邀请了500位志愿者参与他的作品,志愿者们身着西装和礼帽,将脚浸泡再亨利海滩的海水中。这个作品是为了给一个慈善机构募捐,也不需要志愿者有专业知识,因此得到了不少人支持。对于参加者来说,能够成为艺术创作的一份子,还能为慈善出一份力,实在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有业余的加入,自然也有专业的出力,2014年11月4日,郑州师范大学美院的青年志愿者就为中原文化广告产业园进行了窨井盖艺术创作,人多力量大,不同个性的作品让环境顿时变得生动起来。公共艺术的打造,在各类志愿者的帮助下也变得更加丰富起来。其实,窨井盖涂鸦早有先例,日本甚至在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窨井盖涂鸦,让人忍不住拍照以示“到此一游”。这样的创作并不需要很高的艺术造诣,但却能很有效地增加城市街头的风采,再加上请艺术院校学生加入,也是给学生们更多创作的机会,值得多加推广。
参与创作 从中更懂得欣赏
志愿者参与到公共艺术的创作中,不仅通过更多人的力量打造了城市环境,对于参与者本身对艺术的欣赏能力也会有进一步的提高。何香凝美术馆曾经举办过“聆听舞动——感受林介文的艺术创作”,参与的志愿者和模特,都跟着艺术家林介文学习了各种花样编织,透过最直接的知觉来感受材质的变化,在反复的“穿针引线”动作中与自己的作品进行对话和分享。以往只能看到艺术作品完成的样子,其中的过程却无从得知,通过参与互动,作为观众就能更多角度地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他们的构想以及过程的辛苦,都在参与中得到了体悟。
当更多志愿者有机会参与到城市公共艺术创作中,不仅艺术家能够得到更多不同的灵感,而且通过市民的参与也能让城市街头文化更加“接地气”。当市民看到这样的作品,也更容易产生共鸣,让公共艺术成为真正的城市文化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