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茨首次在中国大陆完整演奏了全套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敏茨是当今世界最伟大的小提琴家之一,他的演奏风格多变,还能担任指挥。此次,他一口气带来了两场音乐会:“我不会在演奏时刻意使用绚丽的技巧,因为音乐的美并不是通过技巧展现的,而是蕴藏在音符之间。”他还表示:“作为二战受害者的下一代,我希望能以一套完整的巴赫曲目,献给所有在战争中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受害者,祝愿未来的人们永远不再遭受邪恶势力的残暴侵扰,并为音乐家乃至所有人在确立人身尊严的道路上扫清障碍……”
法国单簧管演奏家保罗·梅耶是首次在中国举办音乐会。他以特有的浪漫特质赋予单簧管“典雅的狂想”,演奏曲目包括德国作曲家赖内克的晚期作品《C小调引子与热情的快板》作品256号,德彪西最成功的作品之一、为单簧管与钢琴而作《第一狂想曲》等。
这两位音乐家长期致力于传递希望与和平。保罗·梅耶曾与郑明勋、吉尔·沙汉姆、王健共同录制诞生于纳粹德国集中营的梅西安的作品《时间终结四重奏》。施洛莫·敏茨则参与了由小提琴制造者韦恩斯坦发起的“希望的小提琴”项目。这个项目致力于收集、修复二战犹太人大屠杀时期流传下来的小提琴。这些小提琴的主人大多是在集中营里被迫工作的音乐家,他们曾在通往焚尸炉的路两边演奏乐器。韦恩斯坦和敏茨希望通过搜集和修复的这些“希望的小提琴”来讲述大屠杀的历史,让大众更容易去聆听,去感悟,让历史不被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