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老朽也,每撰文必左推右敲,唯恐被责功力不济。然轻阅读时代,如此自累,有无必要?为彰显与时俱进,遂偶尔故作轻俏之语,以博一粲。不过,流行语体中的词语,亦有良莠之分,倘若一股脑儿吃进,用之不慎,极易失之低档,乃至稍显猥琐之相。如何取而舍之?斟酌之下,给自己划线:不妨善用“轻俏词”,避开“轻佻词”。
“轻俏”与“轻佻”一字之差,然褒贬色彩迥异。虽同为轻松之“轻”,但轻到“俏”恰好,轻到“佻”便过了。如何判定,得划定若干标准。窃以为,若有惊喜、俏皮、轻松、达意、健康之特征,属轻俏之列;而在此之外,略有庸俗、不洁、低档之语感,则为轻佻。当然,其间的鸿沟并不巨大,时有相互转化之情形发生,唯需细加权衡之后妥善选择。
譬如“屌丝”。此词似有不雅之象。但智慧的人们自有避讳之法,很快变通为“吊丝”。初次领略者或许无法通过字面领会实质,但语言的流行速度和约定俗成功能好生了得,人们很快明白其“所指”。于是,这个当初的“恶搞称谓”就堂而皇之登堂入室,渐成轻俏型“基本词语”。可以说,“吊丝”者,起于轻佻,终于轻俏。
“牛逼”一词亦然。最先的口语中,想必是用“国骂元素”以示蔑视,但诉诸文字,就得避讳“不洁字”,故以同音字替代,敷衍为“牛逼”。不过,“音同字不同”,仍易产生不雅联想,遂改为“牛X”,又复为“牛叉”,也算是一种“同音替代”。由于字面滤净了不洁感,大家便都放心使用,这个“牛叉”就开始进入轻俏词基本语汇。
“装逼”亦如是。又引申出“逼格”一词,也即“装逼的档次”一个脏字,带上一个雅字,似乎就变得易于接受。洁词与不洁词组合,或者再经过“替代性洗白”,乃是轻俏词和轻佻词的造词法宝。
不过在下以为,无论“吊丝”“牛叉”之类算是轻俏词还是轻佻词,还是得“慎用”,尤其不宜在偏于“严肃”的文体中运用,否则会显得突兀,易被视为“轻佻”。而可用的“轻俏词”多了去了——“酱紫”“有木有”“造”“神马”“大虾”“涨姿势”……只要置于“轻俏体”内,善用和巧用,并无违和感。
也有一些轻俏词经过大浪淘沙,逐渐成为主流语言,丰富了现代语言宝库,比如“给力”“点赞”“蛮拼的”“也是醉了”“……的节奏”。甚至,用之得法,还可以把“亲”、“走起”“看过来”等,划入“轻俏词-基本词”范畴。这些词有很强的结构能力,生命力极强,胜过那些“疑似成语”——“普大喜奔”“累觉不爱”“不明觉厉”“人艰不拆”“细思恐极”……
以上闲话,拉拉杂杂,文体跳来跳去,既非文白相间,亦非流行语体,鲜有轻俏之语,更无轻佻之词。好看不好看,任君评说,我也就管不了那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