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区明德外国语小学校长胡爱花说起一件比较忧心的事。这些年来应聘的上海生源很少,外地生源的学历都很不错,均有本科甚至硕士专业背景,但在综合素养方面,比老一代教师要差许多。“我是中等师范毕业的。中师的特点就是培养的教师要‘全科型’,不仅要学钢琴,还要学绘画、学舞蹈。然而,现在的毕业生,即便是师范本科的,要他们做班主任带小朋友搞个合唱节目,基本上连怎么指挥、怎么打节拍都不会。”胡校长说,小学教育的特点是对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的要求更高,特别是综合能力。当一个老师琴棋书画舞蹈体育样样都能拿得出手时,孩子会格外喜欢他们。说起现在的本科教育,胡校长颇多感慨。有一次,学校组织教师进行内部测验,要求给教材里的一些常用汉字注音,并给加点的字注释,结果,新毕业的年轻师范本科生竟然比不过以前中师毕业的老教师。
据了解,从全国来看,中师、师专正逐步萎缩,尤其是像上海这样的教育发达城市,小学新进教师基本上都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目前,以教育硕士为主体的研究生层次教师教育的需求正在不断扩大。但即便是高学历云集,小学校长们在招聘时仍要“挑三拣四”,看的往往不是专业成绩,而是做教师的基本素养,“硕士毕业当小学教师未必行”几乎成了共识。
“我是原上海第一师范学校的首届‘3+2’连读大专班学生,当时学校提倡师范生要‘一专多能’,所以我们的基本功都很扎实。”闵行区日新实验小学副校长徐为说,反观现在新招进的年轻教师,至少在综合素养方面有所欠缺,有些年轻教师会弹琴、会舞蹈,还是因为小时候父母逼着学的,而这些基本功在如今的本科师范里是被忽略的,甚至连语文教材教法、数学教材教法都没学过。
作为基础教育起点的小学教育,素质教育是根本,重在对孩子的养成教育和素养拓展,而不是学科知识的“专”与“深”。但从目前的师资招聘来看,一个尴尬的局面是缺乏大批“一专多能”综合素质强的大学毕业生。首席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