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3月1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上海的中医
朱争平
  朱争平

  上海是我国近代中医医学的中心。清末民初,上海出现了名医荟萃、流派纷华、学术争鸣、中西汇通的繁荣景象。“中医史,元之前看北方,元之后看江南,近代看上海。”学界的这一评价,足以说明近代上海在我国中医史上的地位。

  早在元明清时期,伴随着上海地区农业、贸易和工商业的发展,就出现过大批医家。著名的有青浦何氏世医、龙华张氏世医、江湾徐氏世医和蔡氏世医、浦东顾氏世医等。据资料记载,上海本土传承三代以上的中医各科流派不下数十家。上海开埠后,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加之租界的特殊政治地位,上海成为移民城市。全国各地的医家纷纷移居上海发展,如江苏孟河的费氏、巢氏、丁氏三大家,新安的王仲奇,川中的祝味菊,江阴的曹颖甫,宁波的吴涵秋,以及无锡石氏、山东魏氏、河北王氏等。在当时西方医学冲击,疾病谱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外来与本土的医家包容进取、承古融今、勇于创新,使上海出现了我国近代第一个中医药团体、第一张中医药报纸、第一所中医学校、第一部中医大辞典和中药大辞典等许多中医史上的第一,引领了当时中医发展的潮流。

  近代上海中医教育鼎盛。自1904年李平书、张竹君等开办上海第一所中医学校─女子中西医学堂始到解放前,上海开办的各类中医教育机构40多家,是近代中国开办中医教育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办学形式最广、培养人才最多的。著名的有1918年由丁甘仁创办的上海中医学院,1927年由秦伯未创办的上海中国医学院,1935年由朱南山创办的新中国医学院等。据不完全统计,这些中医教育机构共培养各类中医药人才5000余人,为上海乃至全国输送了可贵的中医力量。

  面对西方医学的重大冲击,以及执政当局压制中医中药的政策,上海中医界为了保护和巩固中医的地位,纷纷成立中医药团体。创办于1903年的上海医会是我国近代第一个中医团体。上世纪20至30年代,上海各类中医药团体数十个,其中总部设在上海的全国性中医药团体如中华医药联合会、神州医药总会、中国医学会等就有8个。另外,“壶春”“鸣社”“鹤社”“济社”“经社”等以“研究中医学术,联络同门情谊”为宗旨的中医私人团体也在沪成立。这些团体在近代我国中医争取权利的多次抗争中,发挥了组织领导和中流砥柱的作用。1929年国民政府出台“废止中医案”,上海中医界团结全国240多个中医团体集会上海,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废止风潮,迫使政府让步。抗战爆发后,上海中医药界迅速成立抗日救亡团体,尽国民天职、医师本能,救亡图存。

  我国新型中医医疗机构也发端于上海。1904年创办的上海医院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中医院。1906年宁波同乡会创办的四明医院一直延续至今,是今曙光医院的前身。民国时期,上海先后出现近50家中医院。这些医院多为沪上名医发起或出资创办,其中既有综合性医院,也有专科医院。许多医院如广益中医院、华隆中医院、谦益伤科医院等施诊与慈善并重,施医给药、救护伤残,对特别贫困的病人,住院实行免费,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

  上海也是我国近代中医药报刊和书籍的出版发行中心。为了交流学术经验,吸取西方医药的有益成分,普及医药知识,中医界人士创办中医药报刊,出版各类中医药书籍。我国第一张中医报纸《医学报》诞生在上海。民国时期上海出版的与中医药有关的报刊近170种。商务印书馆、世界书局、中华书局等上海著名书局出版了大量中医书籍,仅千顷堂一家书局就先后出版中医书籍17类500余种。这些报刊书籍发行全国,远销欧美和东南亚,提升了上海中医的名望,扩大了中华医药的影响力。

  近代上海在中成药制作和销售方面也处全国领先地位。上世纪30年代,全市有新亚、信宜等大型民族药厂60多家,医疗器械厂20多家,中药店铺700多家,药材批发商600多家,参店100多家,有“沪市药铺林立”之说。蔡同德堂、胡庆余堂、童涵春堂、雷允上药业等中药老字号在上海百年不衰,经营至今。

  今天,中医药正处在重要的发展转型期。传承弘扬老上海中医适应时代、包容进取、勇于创新、自我发展的精神,对于提升中医学术水平,提高中医临床诊疗能力,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不无意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3版:全国两会·总理记者会
   第A04版:全国两会·总理记者会
   第A05版:全国两会·总理记者会
   第A06版:全国两会·新民眼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民生速递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互动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3·15专版
   第A17版:3·15专版
   第A18版:新民资讯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新民健康
   第A2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04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6版:留学移民/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8版:汽车周刊
   第B09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0版:专题/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老上海的中医
樱花盛开之日
一日晴雪一日古今
海上巨眼 光前裕后
带霜分紫蟹和露摘黄花
感赋风华父辈(念奴娇)
里务比岛
新民晚报夜光杯A29老上海的中医 2016-03-16 2 2016年03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