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年编导谢欣创作的现代舞《十》中,男女两个演员连续不停地舞动,一会儿分离,一会儿复合,编排流畅,表演非常细腻,令人刮目相看。除此之外,笔者还观赏过谢欣的另一台现代舞《一撇一捺》。《一撇一捺》是由《十》衍生而成,九个演员一小时的演出一气呵成,表演形式变化多端,舞蹈语汇极具个性,身体各部充分开发,似乎身体的每一块肌肉、每一个关节都能舞动,尤其是弯腰仰天的扭动,很有视觉冲击力。
谢欣说:“《十》是1+1,1和1在同一个空间出现,它们各是独立的个体,只有相遇才有了交叉点。作品讲的是相遇和分离”。《一撇一捺》首演于2015年北京国家大剧院,此次她是重新进行了编排,她说:“面对《一撇一捺》这个名字,我发现最让我心动的两个字是连接,它更简单,却更有温度。”舞蹈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和分离,分离是孤独的,连接则是爱,作品不是从形式出发,而是注重抒发人们的内在感情。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称赞谢欣“肢体灵动,反映迅捷,个性直率,是一个将舞蹈融入骨髓的女孩,极具个人特质的身体语言,充满张力,技术与情感在作品中完美融合。善于吸收各艺术流派的精华,是一位难能可贵的现代舞者”。
应该说,谢欣不仅是个难能可贵的现代舞者;还是个才华横溢的现代舞编导。但她与现代舞的结缘却是一次偶然的机遇。谢欣出生于文艺世家,母亲是位京剧小生演员,父亲是位歌唱家,在她的亲戚中曾有五个孩子是习舞的,当然,如今硕果仅存,唯有她还坚守前行。谢欣8岁学习舞蹈,11岁考进江西省文艺学校,她能随着音乐自编自导,翩翩起舞,从小显露很高的舞蹈天分,毕业时,正好广东舞蹈学校与中国现代舞先行者曹诚渊等合办现代舞大专班,学校老师通过在广东舞蹈学校的朋友坚持把谢欣送往那里深造,自此,谢欣与现代舞结下不解之缘。她说:“现代舞不是我的选择,但是学习现代舞后越来越感到这是一条很棒的路,因为现代舞是一种思维更自由、更能体现独立想象和智慧的表现方式。”
两年现代舞大专班结束后的十个春秋,谢欣相继在广东现代舞团、上海金星舞蹈团、北京陶身体剧场、雷动天下现代舞团担任主要演员。2014年她离开了舞团,谢欣说:“离开舞团并不是离开舞台,而是给自己创造一个更自由、更广阔的舞台。”2013年始,她先后赴美国、德国、以色列、法国留学,孜孜以求学习现代舞,不断充电。2014年成立谢欣舞蹈剧场,专注于身体研究、现代舞教育和现代舞创作。目前,已成为中国现代舞发展的中坚力量。
自2006年至2016年,谢欣在这10年中创作了《十》《慢·漫》《一撇一捺》《听见身体》等20余个作品,其中不少作品在国内外比赛中屡获金奖。如《彼时此刻》荣获2016年“荷花杯”的金奖;《十》荣登2015年第14届意大利罗马国际舞蹈大赛榜首;《慢·漫》在第13届首尔国际舞蹈大赛中“蟾宫折桂”等。可见她的作品在国外十分受欢迎。2016年7月,她参加在一个小镇举办的芬兰艺术节,献演《十》等2个小节目,引起轰动,她的名字不胫而走。艺术节组委会决定邀请谢欣一台节目,于2017年再度赴芬兰演出。
国外对谢欣作品的评价是“具有东方性,富于浓郁的东方特色”。谢欣说:“我们不是刻意去表现东方性,而是东方性溶于我们的血液里、渗透在骨子里,在作品里是很自然的流露。如圆润、流畅、呼吸、重心的连接等,都是很东方的美”。谢欣既是演员,又是编导,时间对她来说确是“寸阴寸金。”她说:“从我睁开眼睛到睡觉,几乎一刻不停地在工作”。仅排练《一撇一捺》她就瘦了五斤。真是“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何况作为一位编导“一定要有自己独立的切入视角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谢欣如是说。因而,她的作品不仅有独特的个性;而且富于哲理。正是“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如今,谢欣已落地上海,她激动地说:“上海很开放,琳琅满目的演出会让你看不过来,令人兴奋,上海真的很棒!”我们期盼她能在海纳百川的上海闯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