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8月2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君子必慎其独也”
白子超
  白子超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以上文字,朱熹注曰“传之六章,释诚意”。为便于阅读,将原文分作三段。

  什么是诚意,曾子说是“毋自欺也”,没有自己欺骗自己。那么,何为自欺呢?朱熹有个说法:“知为善以去恶,而心之所发有未实也。”自欺者在道理上知道善与恶,但面对具体的人或事,其心思发生扭曲,以恶为善,并且力图自己说服自己,自己原谅自己。怎么会有这种复杂的、不统一的心理表现?原因其实很明了,就是面对名利的诱惑,自欺者本性中的贪欲与其尚存的良心、理智相互斗争,而前者占了上风。

  针对人的心态,曾子作了简单的剖析:厌恶浓重的臭气,喜欢美丽的色彩,这些出自本能的好恶因为与客观的实际相契合,与公认的标准相契合,所以才会心满意足,才会心安理得。(第一个恶音务,厌恶;第一个好读去声,喜好。谦通慊,满足、惬意。)曾子实际在说,自欺者恰恰没有自慊,也不可能有自慊,因其内心充满杂念,不定,不静,不安,常起矛盾和冲突。意念纯属内心活动,只有天知、地知、己知,其他人是不知道的,所以要想成为自慊的君子,必须“慎独”,即在独处之际严谨慎重,一丝不苟。

  接下来,曾子从反面进一步说明为何要慎独。没有道德的人平日就不善,什么坏事都做;在正直的人面前则躲躲闪闪,遮掩自己的恶劣行径,尽力表现自己如何善良。(厌,音压,抑制;揜,音掩,遮蔽。)殊不知,别人看他们就像看透其肝肺一样清清楚楚,他们装模作样又有什么用呢?内心的真实一定会在外表呈现出来,因此君子在独处时一定要特别谨慎。

  以下原文直接标明“曾子曰”:十只(众多)眼睛在看着,十只(众多)手在指着,(这种监督)多么严厉啊!由此可见,这些讲解文字不是曾子亲笔所书,而是由他的弟子完成的。

  这章文字的结语是:财富可以装饰房屋(而使之华美),道德可以滋润身心(而使之光辉);心胸广大可以使身体舒泰安康。所以,君子一定要诚实地对待自己的意念,不自欺。此处“心广体胖”与上述“自谦”相互呼应。(胖,音旁,舒适义。)

  曾子对“诚意”的讲解意味深厚,除了提出“毋自欺”“自谦”“诚于中,形于外”等重要观点,强调“慎独”尤其振聋发聩。

  慎独,发前人所未发,而意义非常。朱熹说:“第五章乃明善之要,第六章乃诚身之本,在初学尤为当务之急。”故而这章文字在《大学》中占有特殊地位,受到后人的特别关注。儒家思想常被简单地概括为内圣、外王两大范畴,而讲内圣,无论如何都离不开慎独。慎独作为个人修养的必要方法和必由之路,具有普适的、永久的意义,所以当代人亦应遵循之,践行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都市小区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夜上海
   第A17版:家装之窗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新民环球
   第A21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2版:汽车周刊
   第A2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难得糊涂
“君子必慎其独也”
路在嘴上
书法
祭姚子青将军
月是村的眼睛
寂寞尽头是绚烂
美国版夜光杯A18“君子必慎其独也” 2019-08-22 2 2019年08月2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