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普陀区的志丹路东面,有一条与之平行的南北向的小马路——子长路。人们习惯上都叫它“zǐcháng”路。可不是,路牌上的汉语拼音都明白无误地这样标注着。那么,如此叫法对吗?
其实,“子长”,既是人名,也是地名。说是人名,那是指被毛泽东誉为“虽死犹生”的“民族英雄”、陕北红军和苏区创建人的谢子长;说是地名,是指尔后为纪念谢子长而由其故乡安定县改名的子长县。
谢子长原名世元,从小立志救国,因仰慕司马迁忍辱负重、发奋图强、自强不息的人格精神,以司马迁的字子长为己名。既然“子长”是司马迁的字,那么,读音就得按规矩来念。
根据古人名与字意义相关联的原理,司马迁的字子长中的“长”应念作“zhǎng”: “zhǎng”,动词,为“生长”、“增进”之意,与“迁”的升官义吻合;而“cháng”,形容词,表距离之大或时间之久,此义与司马迁的名无关。
一个路名,一段故事,看似不起眼的路名,其背后所隐藏的可歌可泣的厚重的文化内涵,是不能不引起我们仔细咀嚼和高度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