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1月03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辣椒的传入
程超寰
  程超寰

  辣椒的原产地在中南美洲,原产国是墨西哥。它本是印第安人最重要的一种调味品。15世纪末哥伦布航行美洲时传入欧洲。16世纪末,辣椒开始传入中国。我国最早关于辣椒的文字记载见于明高濂的《遵生八笺》》(1591),曰:“丛生,白花,子俨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因其从海外传来,又与花椒一样有辣味,故在书中被称作“番椒”。

  那么,辣椒是怎样传入我国的呢?文献记载表明,辣椒传入中国的路径可能有三条。

  第一条,最先从海路传入浙江;第二条,由朝鲜从海路传入辽宁;第三条,从荷兰传入台湾。在内地的传播路线,最早由浙江传入湖南、贵州、河北;康熙雍正年间传至陕西、山东;乾隆年间传至安徽、福建、广西、广东、四川、江西、湖北、甘肃诸省(其间由荷兰传至台湾);嘉庆年间扩大到江苏;道光年间扩大到山西、河南和内蒙古南部。

  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曰:“辣椒处处有之。”此话不差。《植物名实图考》成书于道光末年(1848),此时距辣椒的传入已过去了200多年,当然已经“处处有之”了。云南种植辣椒的时间直至光绪年间才有可信记录,但食辣的时间远早于此时,早期主要从外省经四川雅安运入而不是自己种植。

  辣椒绿叶红果,鲜艳可人,传入之初是作为观赏花卉栽培的。《花镜》云:“初绿后朱红,悬挂可观。”康熙《杭州府志》:“茄……细长色纯丹,可为盆几之玩。”随着时间的推移,辣椒的用途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康熙十年(1671)浙江《山阴县志》:“辣茄,红色,状如菱,可以代椒。”(替代南方所产的胡椒)。康熙六十一年(1722) 贵州《思州府志》:“海椒,俗名辣火,土苗用以代盐。”至乾隆年间,辣椒作为一种蔬菜,开始进入中国人的食谱。嘉庆以后,在黔、湘、川、赣几省已开始“种以为蔬”,进餐时“无椒芥不下箸也,汤则多有之”。

  同时,辣椒的药用价值也逐渐得到了发掘和整理。乾隆二十三年(1758)《建昌府志》:“茄椒……味辣,治痰湿。”《南宁府志》:“辣椒,味辛辣,消水气,解瘴毒。”《本草纲目拾遗》记有一则辣椒治疟的故事:“癸亥,予在临安,有小仆于暑月食冷水卧阴地,至秋疟发,百药罔效,延至初冬,偶食辣酱,颇适口,每食需此,又用以煎粥食,未几,疟自愈。”

  辣椒传入中国凡400年,大大改变了国人传统的饮食结构。以花椒、姜、茱萸为支柱的辛香用料体系受到冲击,茱萸几乎完全退出了国人的生活,花椒的食用基本被挤缩在四川盆地内,姜在饮食中的地位也大大下降。

  辣椒的传入也丰富了本草,中药大家庭中又增添了一位衣着俏丽、爱发脾气、满口辛辣、热肠无比的新成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社会新闻
   第A04版:文娱新闻
   第A05版:文娱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法治视窗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旅游·城市
   第B02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03版:旅游城市/诗意居住
   第B04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上海闲话
   第B10版:读者俱乐部
   第B11版:读者俱乐部
   第B12版:读者俱乐部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国果”归来兮
为孩子拉开幕布
海鸥翩跹
尾牙
假钱风波
今宵灯谜
“子长路”的读法
辣椒的传入
新民晚报夜光杯B06辣椒的传入 2012-01-03 2 2012年01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