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登兄是我多年好友,情同手足。其子近年在沪打拼,势头不错,不久前举办婚礼,我自然应去祝贺。
喜酒是在高邮城里办的,但在我眼中,更像一个欢乐的乡村婚礼。整个婚宴大厅红色扑面,喜气洋溢,连桌布、椅套都是红色的,宛如一个硕大的红色洞房。特别是“开场戏”别具匠心,在嘹亮的唢呐曲《百鸟朝凤》中(恰好新娘的名字里也有一个“凤”字),由开心公公发令:新娘起轿!但见四轿夫抬着一顶花轿款款入场,走着走着还迈起四方步“颠”起轿来,就像电影《红高粱》里“娶亲”那场景,令人忍俊不禁开怀大笑!“抬花轿”是高邮水乡旧时结婚的民俗。任何时尚都是从城市流向乡村,而民俗相反,往往是从乡村流向城市,君不见如今不少上海人办婚礼,不也时兴“抬花轿”了吗?!
婚礼的另一“亮点”是新郎、新娘也参与了互动表演。身着一袭婚纱的新娘落落大方,动情地唱了一曲《心相印,手牵手》,甜甜的嗓音博得了满堂喝彩!新郎也“紧紧跟上”,登台朗诵了自己创作的诗歌:“在那个初春,我们相识播下了爱的种子;在这个深秋,我们携手收获爱的甜蜜……”谁料当年也是“文学青年”的公公更“不甘示弱”,专门请人朗诵了一首他曾经发表在《江苏青年》上的诗歌《撑船》:“我是水荡里的孩子,我撑过船。我熟悉篙转上的艰辛,熟悉风浪和船撞击的声音……”一个普通人家的婚礼都这么有“文气”,高邮“文化之乡”的品牌可谓名不虚传。笑声、掌声接连不断,婚宴成了一个好戏纷呈的“欢乐嘉年华”!
更让我激动的是有幸当了一次证婚人。我上台后,先把红绸带让新郎新娘各执一端,尔后饱含真情说起了“证婚词”。当说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她见证了这一对新人的成长历程。今天的婚礼虽然只有几个小时,但为了今天的甜蜜,你们的父母已含辛茹苦了20多年”时,我看到新郎新娘在不停地点头。新郎新娘的父母对我说,他们听了证婚词很感动。这对我来说,无疑是最高的奖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