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普调降欧元区9国信用评级,外界对欧元区二次危机的猜测逐渐升温。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杨德勇说:“此次调降信用评级对世界经济的短期影响或不及此前调降美国评级,但会体现为长期的信用危机。本就‘风声鹤唳’的欧盟各国政府会更加‘求钱若渴’,欧元区自救可能遭受重创。”
除了欧元区国家“首当其冲”遭受下调评级的影响,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认为,国际金融稳定同样可能受到冲击。“评级下调造成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一方面银根趋紧,一方面大量游资趋利,从而引发货币危机的连锁反应。如果引发评级下调的连锁反应,后果则更加严重。”
丁纯说,这种冲击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将尤为巨大。如果放松银根,则可能导致游资进入本国市场套利,推高物价加剧通胀;如果“严防死守”,则可能让大量外资回流美、德暂时避险,导致发展中国家出现“失血”的症状,对以制造业为主导的发展中国家造成严重打击。
这种担忧并非杞人忧天,今年以来,由于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动荡不安,多国出于“自救”纷纷出台量化宽松政策,美国、欧元区、日本等主要经济体长期保持低利率水平,国际市场流动性泛滥如“洪水猛兽”冲击世界金融安全。与此同时,流动性泛滥导致的通货膨胀始终困扰世界主要经济体。
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