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民 热情舞动
走到社区文化中心舞蹈教室要经过5个楼面,不时有人向她打招呼,她总是报以亲切的回应。“过了年,就是到这里的第四个年头了。”从2008年11月起,作为“文化社工”被东方社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派”到这里,周云凤成为社区舞蹈队的指导老师,一个人能舞动全社区。
周云凤把自己刻录的CD放入碟片机,悠扬的民乐流淌了出来。在前后有两面与墙同等大小的镜子的舞蹈教室里,一群爱好舞蹈的社区居民已经脱下外套开始暖身。黑色紧身练功服已经事先穿在里面,哪怕不开空调,室内气氛依然热烈。这群一样辨不清年纪的黑衣舞者,个个精神抖擞。每一个人都把长发挽成发髻,舞步轻盈,转身流连之间、起身腾挪之际,眉目生情。她们跳的舞蹈是原创作品,名为《越来越好》。
自创舞蹈 提升兴趣
爵士舞蹈《越来越好》是周云凤的原创作品,根据队员们的条件进行过改编,目的是以此激励队员学习的积极性和成就感。她坦言,第一次见到这10多个团员时,有点“无从下手”——身高、舞技等都不是很理想,而且都过了退休年龄。她采取的策略是首先以自身魅力感染人,再要求各种姿势达到标准。一位学员感慨道:“以前,如果一辆自行车撞过来,我只能直挺挺地被撞,而现在,我会一个侧身让过去,跳舞让我反应灵敏很多。”
社区辅导 日程排满
被东方艺术指导中心评定为一级文化指导员的周云凤,民族舞、街舞、爵士舞样样精通。她在“舞蹈指导界”挺有名,曾指导普陀区长寿路街道获得第19届运动舞自编舞金奖。“其实我每天上午都排满了,昨天去龙华街道,今天是南京东路街道,星期一指导银行里的舞蹈队,每个双休日也都有工作安排。每天这样运动是我保持身材和心态的最好方法。”“帮助大家在一招一式中寻找美、感受美,在音乐的律动中提升自我,舞出健康、自信和美,也让我有成就感。”周云凤虽然毕业于舞蹈学校,但是迫于家庭压力没有成为职业舞蹈演员,在当社区文化指导员的“教与学”过程中,她也实现了自我。
化解矛盾 升华心灵
街道工作人员透露,周云凤无形中还解决了社区矛盾。先前的一支舞蹈队内部不和,只能解散。而周老师来了后,大家齐心协力,多次获得区级各种奖项,还赢得了去世博园表演的机会。舞蹈队员们带动家属全情投入,不计报酬,自制表演服、舞鞋和道具。这正符合社区创立舞蹈团的初衷。
向社区派送文化指导员,作为申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资源配送的重要一环,已实行了三四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让优质的文化指导资源走进社区,丰富和活跃了社区文化,提升了群众文化的格调。在这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像周云凤这样具有艺术造诣、对社区辅导充满热情的优秀社区文化指导员。
本报记者 朱光 实习生 齐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