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是有自我意识
一位妈妈说,宝宝一过两岁就好像进入了“叛逆期”,经常固执己见。例如,穿衣服一定要自己选,家长选的都不肯穿;画画的时候也只选自己喜欢的颜色,拒绝其他的颜色。
2到3岁的宝宝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开始形成自己的意见,寻找自己的乐趣。忻怡告诉爸爸妈妈们,孩子在这个阶段表现出来的“发脾气”,其实是想为自己争取一点权利,希望按照他自己的判断去做事情。虽然宝宝们的举动可能和大人们的意见相冲突,但爸爸妈妈也要能够理解,不要随便给孩子扣上“坏脾气”的帽子。
坏习惯苗头要遏止
相信不少妈妈都有这样的经历,宝宝六七个月的时候很喜欢抓大人的头发,或是拍打大人,这个时候大多数家长可能不会生气,而是对宝宝微笑。事实上,这样的微笑对于宝宝来说就是“认同”的标志,久而久之,宝宝就会觉得抓人或者打人,是讨人喜欢的举动。
茅老师提醒家长,与其等宝宝养成了坏习惯再指责甚至打骂,不如在坏习惯萌芽初期及时遏止。例如,如果他抓大人的头发,大人就应该摆出严肃的表情,摇摇头,反复几次之后他就会明白这样做是不对的,年纪越小的孩子越容易接受教育。孩子出现抓、打这种行为,是他精细动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此时,家长可以多买一些玩具,让孩子扔一扔,塞一塞,将“坏事”变成一次锻炼能力的机会。
了解孩子需要什么
茅老师建议,改善孩子的坏脾气还是要从根源出发。孩子做了错事家长不能一味地惩罚,而是要了解孩子的发展需要,以及他们行为背后的意义。
好动、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家长不能让孩子无所事事,一定要让他明白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尤其两岁左右的孩子求知欲望十分强烈,所以要让他有充足的机会游戏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同时要注重孩子习惯的培养,孩子的吃喝拉撒睡都渗透了教育和习惯的养成。
实 习 生 姚君青
本报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