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早间点击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4月05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过早职业化的大学生,请等等
  每天在校园里都可以与身着西装、夹着公文包、步履匆匆的学生擦身而过,正如北大教师强世功所说,如今的大学生正在越来越早地经历“职场化”的过程。

  在这个竞争无比激烈的社会中,大学再也不是一个安静的象牙塔。窗子已经被打开,世俗的气息充斥着整个校园。原本该在塔中专心念书的青年好奇地看向外面的世界,只为能在走出象牙塔的那一刻为自己抢占一个更加有利的位置。

  去年暑假参与招生工作,在填报志愿时我劝考生填一个不报不录的专业保底,他们反问我:“学了哲学出来除了当老师还能干什么?”我一时间哑口无言,确实,人文类的专业没有一个明确对口的社会就业领域,我始终无法用“能提升自身知识修养”“训练逻辑思维”“为将来从事具体工作打下基础”等理由让他们信服。也难怪,大学的下一步就是进入社会、走入职场,对于历经12年寒窗刚考上北大的高中生来说,学一个公认“好就业”的专业无疑对他们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有些同学从大一、大二就开始实习,还没进行足够的知识输入就开始急着输出,还没学习最基本的新闻写作方法就开始实践“新华体”。大一适应,大二风月,大三实习,大四找工作,若此,这4年大学究竟学到了什么?

  没错,我们处在一个焦躁不安的社会当中,过早职场化并不是我们的错,而是社会竞争逼迫的结果,大学生的无奈也确实值得同情。然而大学应该是社会思想最前沿的地方,应该是改变社会风气的突破口,而不应该反被社会牵着鼻子走。

  对大学生个人来说,大学四年之所以宝贵,并不仅仅是因为它是进入社会的最后一个训练营,而是因为这是一个开阔眼界、认识社会、寻找到自己真正兴趣所在的好时机。你可以去了解社会的方方面面,阅读各门各类的书籍,接触形形色色的人,从一个懵懂的高中生成为一个对自己的兴趣有比较清晰认识的“准社会人”。和寻找自己的方向相比,多考几个不知有用没用的证、多去几个不知什么目的的项目、多混几个不知学到什么的实习证明,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工作是一辈子的事,与其急匆匆地蒙头往前跑,不如先利用大学的4年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中国青年报(冯慧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评论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B01版:军界瞭望周刊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12版:好吃/饕餮四海
   第B13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4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生活之友
   第B18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19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0版:彩票看点
   第B21版:新民楼市
   第B22版: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
   第B24版:新民楼市
过早职业化的大学生,请等等
五大行收入近八成来自息差
中建农三大行未如期公布收费项
北京急救车“出车即计费”引发质疑
珠海横琴拟设廉政检察机构
清明:怎样给孩子解释死亡?
新民晚报早间点击A12过早职业化的大学生,请等等 2012-04-05 2 2012年04月0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