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4月2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扫墓后的断想
诸葛立早
  诸葛立早

  清明过去了,从报上看到,今年的扫墓踏青,有些数据又创了纪录。

  对于我说来,清明这个“黄金周”别无他意,仅意味着一个神圣的时刻:祭扫先人之墓。

  清明现在成了一个大节,但它与春节不同。春节的诸多忙事,可以借手于他人,或者上饭店、或者去旅游。清明之事,则必须亲力亲为,虽说时下出现了“代扫墓”、“代哭泣”的“新兴产业”,在我看来,这几乎是匪夷所思之事,想都不敢想。所以,春节这个大年一过,清明扫墓之事,就摆上了议事日程。

  我的祖母、父母合葬在苏州凤凰山;我的岳父母则合葬在青浦福寿园。清明走两个地方,尤其是清明“扫墓流”超过春节“探亲流”时,委实需要好好合计。筹划出行路线,联络兄弟姐妹,选好“黄道吉日”,准备祭扫贡品,每个环节都不能出现“纰漏”。还有买票,过去可以托朋友把火车票一下子搞定,大家只要在火车站大钟下集合就是了。现在必须是每个人自己带着身份证各顾各地去买,代报身份证号码决计不行。在火车站上车时,虽然根本不见有人来查验你,但一旦抽查“中奖”,就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了。

  除了“新墓三年必须正清明扫墓”的特例,我一般都选择提前去。这不但为“错峰”,更为“血的教训”所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有事拖到五月份才去苏州,自信“熟门熟路”,但到了墓地,转了好几圈都找不到。无奈之下,只能到墓地办事处查询。结果发现,自己就在祖母和父母的墓地四周来回转圈。这会不会是先人对我“迟到”的一种惩罚?百思不得其解。从此之后,“赶早不赶晚”,成为我的一条“铁律”。年年如此,雷打不动。

  细细算来,到苏州扫墓,已有25年次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出火车站,赶大巴,奔墓地,祭先人,像样的在苏州玩一下,一次也没有。最多是在观前街吃上一顿饭,大家稍微放松一下,叙叙旧,然后赶回来的火车后又各奔东西。墓地的管理费,我喜欢几十年一缴,一则省去不必要的麻烦(现在看来,也躲开了“节节高”的涨价),二则可让长眠于那里的亲人无“拖欠物业管理费”的后顾之忧。我现在已缴到2025年。想想到了那时,自己将是75岁了。

  我们兄弟姐妹也合计过,大家年岁都大了,以后可不可以每年有人去,大家轮着去。我也有这样的想法。但看到一篇题为“当时光精确到数字”的文章后,我动摇了。那篇文章这样写道:一个年轻的妈妈22岁生下孩子,朝夕相处了19年之后,孩子外出闯荡了。如今,孩子有半年时间没有见到妈妈了。他算了一下,妈妈现在41岁,如果妈妈能活到100岁,也就只剩下59年了。如果他每半年去看妈妈一次,母子间只有118次见面机会了。他的心为之一凛。故事不长,却似警钟长鸣。 

  这是一条最朴实无华的真理:当时光精确到数字的时候,我们恍然惊觉,原本可以熟视无睹的机会,竟然会如此少,它像一把锋利的尖刀,划开你的肌肤,让你疼痛,叫你猛醒。有生之年,还有多少次祭扫先人墓地的机会,我不算也明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沃尔沃专版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评论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阳光天地
   第A15版:早间点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上海闲话
   第B14版:读者俱乐部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8版:资讯生活·旅游
没有“下半场”的“上半场”
扫墓后的断想
坐对风帷 卧见云月
“寿比南山”出自何处
跨省上班在洋山
云逐(中国画)
庆春泽·贺中华书局百岁
“王博士”是这样诞生的
新民晚报夜光杯B05扫墓后的断想 2012-04-24 2 2012年04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