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4月2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跨省上班在洋山
丁国生
  丁国生

  人归上海,地属浙江,是在洋山深水港上班的一大特点。我供职的电力单位里就有许多从外省市跳槽或借聘过来的专家,他们长期夫妻分居,要么节假日花钱奔波在路上,要么枯燥的夜晚,在QQ上像照镜子一样瞪着自己远方的老婆和孩子,一言不发,有时一坐就是一整晚,“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在洋山港上班的另一特点,就是工作地点远、上班像旅行。虽不必“鬼叫回家”,但绝对要“鸡叫出门”,不然,赶不上班车,打车费用不可想象。因此每天我们像候鸟一样长途跋涉,乘班车往返于洋山、福山路和张江地铁站之间,总里程逾二百公里!有些人因为值班的需要,隔三岔五要“住岛”。交接班之后,在轮船汽笛集卡车喧嚣的协奏曲中,嗅着弥漫的海水盐卤味和衣打个盹儿。这般辛苦,全是为了保证洋山供电安全。很难想象,没有电能提供动力,码头怎么吊装,大桥怎么照明……大意不得啊。

  我们单位的老钱就在今年之初度过了一个不眠夜。当晚11点,他洗好澡钻进被窝,正准备做个幸福的“棉花虫”,位于东海大桥的76号桥墩下方的变压器突然出现告警,老钱掀开刚焐暖的被子,赶忙叫上徒弟带上工具开着检修车迅速到达险情地点,在刺骨的寒风中下到桥肚,排除了险情,桥面顿时盲而复明。

  线路巡检专职老徐很能吃苦,一个人负责着岛上方圆七八公里数百个电缆井的检查。每年迎峰度夏,他都要贴着地面40摄氏度的高温下到满是潮水的井下,检查电缆,加装抱箍,常常忙过了钟点忘记吃饭。

  有一次,岛上最大的变电站发现有老鼠出没,大家分析隐患找对策,认为食堂太近是原因,最终釜底抽薪,把食堂搬到了四公里之外,这虽然给大家就餐带来不便,但没一个人不赞成……

  这就是洋山,一个经历过现代版精卫填海、从而起了沧桑巨变的东方大港。一群人,每天做着平凡但并非平庸的工作。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沃尔沃专版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评论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阳光天地
   第A15版:早间点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上海闲话
   第B14版:读者俱乐部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8版:资讯生活·旅游
没有“下半场”的“上半场”
扫墓后的断想
坐对风帷 卧见云月
“寿比南山”出自何处
跨省上班在洋山
云逐(中国画)
庆春泽·贺中华书局百岁
“王博士”是这样诞生的
新民晚报夜光杯B05跨省上班在洋山 2012-04-24 2 2012年04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