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4月2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坐对风帷 卧见云月
徐明松
  徐明松

  邵君仄炯,文质彬彬。与我同事经年,过从甚多。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自然多了一分欣赏,也多了一分亲切。仄炯好读书,亦擅绘事,性格真朴而内敛,不事浮言,故而长以图画示人接谈。清翁照《与友人寻山》所谓:“友人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此言信矣。仄炯虽年少盛锐之年,则无妄言乱听,乖张逐利之气。言及其画,何等相似乃尔。淡泊清雅而别出机纾,自成一格。

  有评者说仄炯的画有一种“牧歌式的亲切”,是可游可居的人间俗世的山水。这或可是一个真切而感性的审美认知,但有失偏颇。这种解读一方面向观众烘托并呈现出一个可望可即的“牧歌式”的心灵世界;恰如瑞士思想家阿米尔所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境界。与此同时,这种解读将艺术家对于心灵田园的“返乡”情结降格以求,耽溺和流连于自然风景对于心灵世界的对位及映射;游离和解构了山水画所透析出的中国哲学的本质。虽然石涛也有类于阿米尔的话:“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但是关键在于“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

  艺术家表现的是一种“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的交融互渗的”天人合一的灵境,这是在艺术家静观寂照、俯仰自得和游心太玄的结果。所以宗炳说“闲居理气,拂觞鸣琴,披图幽对,坐究四荒,不违天励之丛,独应无人之野,峰岫绕嶷,云林森渺。圣贤映于绝代,万趣融于神思。”显然,艺术家的这种态度、立场乃至精神体验是超绝尘寰茕茕孑立的以追求天人合一为圭臬,其作品也迹化为物我两忘超凡脱俗的境界。从这个角度出发,仄炯的作品绝非西方风景画那样抒情性的单一线性的表现,而是折射出充盈中国传统山水精神和完满审美结构的生命律动。这里,仄炯的作品并没有全然因袭或陷落传统的窠臼,他的画趣味古雅,在绵延千年的山水画沿革的历史中,得意于顾恺之的幽淼超逸,取法于李公鳞、钱舜举、文徵明、释弘仁之丰富结构;同时又融入现代绘画的构成意识。

  邵仄炯既没有迷离于一众山水画家沉湎成法旧制追慕宋元的刻舟求剑式的愚钝,又没有醉心于精骛八极、游行太玄的形而上思辨的执拗,更没有迷失于现代水墨和后现代种种语言图式的蚕食甚而颠覆。仄炯说:“我常择取古人山水的片段加以解构、变形、重组,试图在领悟山水景物之间微妙关系的基础上,延伸和发展传统山水图式。”他认为,在中国传统绘画全面褪色的今天,思考在当下多元文化语境下对中国画经典进行重新体认、选择以及诠释,应该是有积极意义的。在他的重新体认、选择和诠释之下,他的作品面貌是古雅淡定的,传统笔墨融会贯通,又分明是清新而隽永的。一扫承袭的板滞之气,让人在盎然的高古意趣中寻得当代的气息。

  邵仄炯的画作向观众呈现了丰富的人生镜像和审美意趣。他在打磨一把今人叩访古人的心灵之钥,而天真和养成是这把钥匙的基材。邓公寿云“气韵生动,多是轩冕才贤,岩穴上士,高雅之情之所寄也”。其情使然,其言斯然。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沃尔沃专版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评论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阳光天地
   第A15版:早间点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上海闲话
   第B14版:读者俱乐部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8版:资讯生活·旅游
没有“下半场”的“上半场”
扫墓后的断想
坐对风帷 卧见云月
“寿比南山”出自何处
跨省上班在洋山
云逐(中国画)
庆春泽·贺中华书局百岁
“王博士”是这样诞生的
新民晚报夜光杯B05坐对风帷 卧见云月 2012-04-24 2 2012年04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