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9: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5月1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非洲艺术永生在雕刻之中
◆石建华
■奇特夸张的“锡太尼”,充满奇特的想象力
■平安喀麦隆哺乳妇女雕像,富有当地部落特色
■流泪坦桑尼亚毕加索曾说“非洲有艺术”,对这类富有奇特想象力的作品,当地人称为“锡太尼”,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生活坦桑尼亚背着孩子在劳作的妇女
■养育坦桑尼亚著名艺术家创作的“锡太尼”作品
■这是一件原始部落里酋长用的器具,产于中非地区
■长发面具加蓬等国家面具,面相上带有东方色彩
■反映喀麦隆当地妇女生活的木雕作品
  ◆石建华

  撒哈拉大沙漠以南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蕴藏着丰富的木材资源,为木雕艺术提供了大量的天然原材料。木雕在非洲的地理分布区域为:北自撒哈拉大沙漠南边缘,南至卡拉哈里沙漠及赞比西河中游,西自大西洋沿岸加纳、科特迪瓦等国,东至坦桑尼亚的维多利亚湖和马拉维湖,在这一区域从事雕刻的一半人口属班图语系。

  木雕风格和形式极多,法国学者拉迪斯拉·塞季认为应该有二百多种不同风格。上述整个区域内还可分为两大部分:热带大草原和热带雨林。热带大草原,由于缺乏木料,同时人们生活在空旷的环境中,木雕品多简洁,很少细节刻画,多呈几何形体,包含抽象成分。由于所能找到的木料不够粗大,所以这一地区所雕人像一般瘦长,四肢从不伸展开,而是与躯干成为一体。这一地区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雕刻品风格或多或少受到伊斯兰艺术的影响。与大草原相比,热带雨林地区木料繁多,雕刻品种类和样式更为丰富,更富强烈的表现力。热带雨林的恶劣生活环境迫使这里的部族与各种不明的自然现象斗争,以取得起码的生存条件,他们需要更多地求助于祖先和神灵,需要更多的崇拜物,由此木雕品得以发展。如科特迪瓦雷族的木雕面具上饰有兽皮、羽毛和弹壳,显示出强烈的表现主义恐怖气氛;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加蓬芳族却制作优雅的女人像和白色面具。 

  依凭其独特的魅力,非洲木雕在20世纪初引起西方现代艺术家极高兴趣,曾对世界现代美术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它曾是毕加索等现代艺术的开创者们的灵感之泉。毕加索举世闻名,而那些非洲木雕的作者却罕有人知,他们以鲜明的艺术风格永生在自己的雕刻中,并永远激发着全人类的想象力。 

  这次在徐汇艺术馆展出收藏家赵宝培先生多年来致力于非洲木雕的收藏展,不乏海外的面具收藏、民间工艺,但这次的非洲木雕藏品种类之丰富,实属难得一见,足见收藏者收集藏品之不易。由于地理位置、语言隔阂等因素,世博会前,中国的观众对非洲艺术了解甚少,只能通过一些商业机构零星见到一些非洲工艺品,高水准的艺术品展览非常少。世博会之后,尽管我们对非洲艺术、包括非洲木雕有了更多的了解,但是像这样囊括非洲多种艺术风格、形式质朴、原汁原味的展览,还是首次举办,相信还是会给观众一种惊艳的感觉。(作者为徐汇艺术馆馆长)

  (本版非洲木雕作品均为收藏家赵宝培先生收藏作品选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市第十次党代表大会 特别报道
   第A03版:市第十次党代表大会 特别报道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职场方圆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上海人家
   第A17版:社会与法
   第A18版:社会与法/大案追击
   第A19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0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03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04版:财经/股海淘金
   第B05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B06版:财经/投资理念
   第B07版:财经/投资基金
   第B08版:拍卖指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0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博观察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2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
   第B16版:连载
非洲艺术永生在雕刻之中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B09非洲艺术永生在雕刻之中 2012-05-19 2 2012年05月1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