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方态度
办一流大学必需的一步
“‘巅峰对决’意义深远”,复旦大学副校长陆昉说。一方面,中国名校都在推进通识教育,体育也是其中内容。一个人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丰富的知识,还要有健康的体魄,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是培养独立人格和思考能力的重要条件。因此,学校鼓励大学生关注体育。另一方面,类似的比赛或许是中国高校走向世界一流大学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
上海交大党委副书记徐飞认为,“常春藤”的历史表明,名校巅峰对决,是两校学生智力、体力、魅力的展示和比拼,更是两校学生交锋、交流、交融的盛会。比赛过后,各个不同大学的校园文化就有了更深厚的文明底蕴,这是一所大学走向更高层次的重要原因。
世界上一流名校之间的文体竞赛活动由来已久,享誉全球的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赛艇对抗赛已举办了158届;美国的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每年也要进行赛艇对抗;1999年,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在昆玉河上举行了第一次赛艇对抗赛,共举办了10届。
学生状态
刻苦训练不忘鼓励对手
国际著名大学间的“巅峰对决”源于很多人熟悉的一个词——常春藤。据悉,教育部将在全国范围推广复旦、交大两校间文体竞技的“巅峰对决”模式。
上海交大的章琲琨是龙舟比赛的参赛选手,他说:“划龙舟最重要的就是团队精神,这其实也是这段有些艰苦乃至枯燥的训练过程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龙舟划行过程中,大家的动作要协调一致,节奏相同,用力集中才能使龙舟得到最大的推力向前。
在上海交大饮水思源bbs上,名叫“luckyworm”的同学写了十大颇具哲理的“温馨帖”,与对手共勉,让双方参赛人员缓解了紧张情绪,被网友们称为“有爱帖”、“温馨帖”。关于自行车拉力赛,“温馨帖”这样写着:“忘记比赛,忘记时间,忘记世界,这一刻,我想只有疾驰的风、飞奔的轮,和我渴望向前的心。”这位同学也不忘鼓舞双方士气,“我的对手从来不是你,站在赛场上的,只是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我。”
专家意见
让大学生更自信健康
中国名校“巅峰对决”也会为我们带来“常春藤”吗?有专家指出,国内高校离开世界一流大学尚有明显差距,大学要变成“常春藤”,需要在教学、投入、科研等各个领域发奋努力。而此次“巅峰对决”,至少解决了一个问题:如果此类赛事延续数十年,有更多的学生会喜欢体育,他们自信、健康,懂得关心他人,更理解“团队精神”的含义,这正是世界一流大学学生应有的素质。
本报记者 张炯强
相|关|链|接
“常春藤联盟”是指美国东部8所最负盛名的大学,包括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直至今日,“常春藤”已成为世界顶尖大学的代名词。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200多年前,“常春藤”只是美国各高校间的一个体育联盟,当时,“常春藤盟校”内的学校间定期举行各类体育赛事,如橄榄球、棒球、马球、赛艇等,正是通过比赛,各高校间的学生交流、合作,开阔视野。时至今日,“常春藤”已演化成一个学术联盟、一个世界一流名校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