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创作
在《基督山恩仇记》诞生之前,俄罗斯的舞台上尽管音乐剧已屡见不鲜,但大多是英美剧目的巡演或俄文版移植。制作人阿列克谢·博罗宁表示:“如要发展俄罗斯音乐剧,继续照抄西方的音乐剧没有意思,必须要有自己创作的剧目。”因此,这部音乐剧的题材来自法国名著,但莫斯科轻歌剧院的编创人员用音乐给这个恩怨相报的复仇故事,赋予了俄罗斯文化色彩。出海归来的年轻船长埃德蒙,正要携未婚妻梅塞苔丝之手举行婚礼,却被朋友费尔南和检察官维尔福陷害身陷囹圄20年。在同为囚犯的老神甫帮助下,埃德蒙逃出监狱,还获得了宝藏,以基督山伯爵的身份开始了复仇行动。与原著展开的环环相扣、步步惊心的复仇过程不同的是,该剧集中在一场舞会上逐层揭露,虽少了点场面,却也扣人心弦。
结尾开放
这部音乐剧用30多首流行或摇滚歌曲串联而成,几乎每一首歌变换一个场景,节奏之快,令人目不暇接。叙事方式则紧紧围绕埃德蒙的命运急转直下,与产自具有深厚戏剧文化土壤的伦敦西区音乐剧截然不同。在表演形式上与两次来沪的法国音乐剧《巴黎圣母院》都有扮演主角的歌手唱大于演的相同之处,却因歌曲一首接着一首,更似一台具有情节线索的大型演唱会。不过,这些歌曲大多紧扣情节推进和角色情感变化的节奏,因此,观众也被紧紧吸引,全神贯注于角色的命运和故事的发展。最后,复仇成功的埃德蒙和梅塞苔丝究竟是否能重归于好?该剧设置了一个开放性的结尾,任观众自由想象。
变化多端
该剧的舞台强调了灯光渲染场景和人物心情的作用,尤其是5座塔形道具的走位,时而成舞会大厅,时而为孤岛监狱,既简化了舞台,也丰富了场景的更迭,加上多媒体天幕的运用,并不臃肿的舞台显得变化多端。但是,《基督山恩仇记》的局限性也显而易见,全剧淡化了原著的时代背景和人物遭遇的社会内涵,甚至把费尔南和维尔福陷害埃德蒙的行为,解释为卑劣性格使然,显然为了加强娱乐性而削弱了这个复仇故事的思想深度。
资深记者 杨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