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军界瞭望·战例
     
本版列表新闻
1943年3月,日军舰队向新几内亚岛增兵,却遭盟军航空兵阻击——~~~
1943年3月,日军舰队向新几内亚岛增兵,却遭盟军航空兵阻击——~~~
     
2012年08月3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1943年3月,日军舰队向新几内亚岛增兵,却遭盟军航空兵阻击——
俾斯麦海空袭战:入侵者增援计划破产
寒梅
俾斯麦海空袭作战示意图
  兵力对比

  ■ 日军:8艘驱逐舰(荒潮、朝云、时津风、白雪、浦波、雪风、朝潮、敷波),战斗机119架(第12飞行团50架、第21航空队50架、“瑞风”号航母19架),4艘运输船组成第1分队(神爱丸、帝洋丸、爱洋丸、建武丸),4艘运输船组成第2分队(旭盛丸、大井川丸、太明丸、野岛)运输船上装载第18军直属队和第51师团主力6912人,以及海军第23防空队400人,同时装载近2500吨弹药、燃料、食品、武器等物资器材。

  ■ 盟军:美军第5航空队和澳大利亚空军的585架飞机,其中重型轰炸机115架、中型轰炸机90架、轻型轰炸机50架、战斗机330架,由西南太平洋战区航空兵司令肯尼中将指挥。

  俾斯麦海空袭作战是二战期间盟军航空兵为阻止日军通过海上向新几内亚岛增兵,在西南太平洋俾斯麦海附近展开的对日军舰队的一场空袭作战。战役自1943年3月2日开始至4日结束,历时3天。由于掌握绝对的空中优势,此役盟军大获全胜,再次证明了掌握制空权的重要性。

  作战背景

  1942年5月珊瑚海海战失利后,日军企图通过海上攻取巴布亚半岛重要军事基地——莫尔兹比港的计划受挫,遂改为陆上进攻。莫尔兹比港距澳大利亚仅230余海里,一旦落入日军手中,盟军澳大利亚东北部及其附近的海上交通线将受到严重威胁。

  1942年7月至1943年1月,盟军与日军在巴布亚半岛东北部和东部地区展开殊死战斗,最终盟军以伤亡8000余人的代价将日军从巴布亚半岛的大部分地区赶走,解除了日军对莫尔兹比港的威胁。

  巴布亚半岛作战陷入困境后,日军大本营判定萨拉摩阿和莱城将成为盟军进攻的主要方向,遂决定将原计划派往瓜岛的第8方面军调往新几内亚岛,但第51师团因盟军航空兵的封锁而未能到达部署地域,造成萨拉摩阿和莱城地区的防守力量不足。日军决定从海上将该师团输送到新几内亚岛南部的莱城,并制订了“81号”作战计划,试图死守莱城等军事据点。

  日军护航运输船队由8艘运输船和8艘驱逐舰组成,并派出陆军航空兵50余架飞机、海军航空兵69架飞机担负空中掩护任务,计划2月28日深夜从拉包尔出发,经由新不列颠岛北方近岸航线,3月3日下午4时30分抵达莱城泊地,于4日天亮前完成卸载。

  日军船队出航前,盟军通过空中侦察和无线电技侦手段获悉日军运输船正在辛普森港集结,麦克阿瑟判断日军将向新几内亚岛增兵。他命令西南太平洋战区航空兵司令肯尼中将消灭日军海上增援部队。

  作战经过

  1943年2月28日23时30分,日军16艘舰船在拉包尔港外编组后,在新不列颠岛北部海域艰难西行。与此同时,盟军派出大量侦察机,加紧海面搜索。

  重型轰炸机突击

  (1943年3月2日-3日晨)

  3月1日16时,盟军派出的1架B-17重型轰炸机在新不列颠岛西北部海域发现日军护航运输船队,以莫尔兹比港为前进基地的美军第5航空队立即进入战斗状态,编入突击机群的154架战斗机、34架轻型轰炸机、41架中型轰炸机和39架重型轰炸机随时准备出击,但因目标尚未大多数战机的作战半径,肯尼中将按兵不动,仍由B-17重型轰炸机继续监视。

  3月2日上午,美军侦察机因天气原因失去目标,肯尼中将迅速派出数批重型轰炸机前去侦搜攻击。其中一个由8架B-17组成的突击机群在格洛斯特角附近海域发现日军船队,遂分两路发起进攻。其中一路在3000米高度飞向日军;另一路突破日军防空炮火,在2000米高度实施水平轰炸。

  10时16分,“旭盛丸”号中弹起火,于11时26分沉没。另外还有“爱洋丸”号、“帝洋丸”号、“建武丸”号3艘运输船受轻伤。“朝云”号和“雪凤”号驱逐舰对落水官兵进行打捞,救起819人后,脱离船队全速驶往莱城,2日晚到达并卸载人员后,返回俾斯麦海计划与本队会合。

  2日下午,日军船队接连受到数次轰炸,击落盟军4架飞机,但“野岛”号遭重创,不能航行。

  为迷惑美军,日军船队佯装驶往马丹,直到日落后才转向,由长岛以东进入维拉阿兹海峡。盟军水上侦察机则不断投掷照明弹,与日军船队保持接触。

  “跳弹攻击”建功

  (1943年3月3日晨-4日夜)

  3月3日晨,天气转好,日军预计将遭到美军大规模空袭,因此从拉包尔、卡维思和次鲁布等地增派40架战斗机加强护航力量。

  得知日军船队进入盟军轻型轰炸机作战半径后,肯尼中将从巴布亚半岛的多个机场派出100余架各型战机,于9时30分完成集结,随后向日军船队发起攻击。

  首先由13架战斗机展开俯冲扫射,接着又由13架B-17进行水平轰炸,最后是12架B-25轰炸机一边用机载机炮进行扫射,一边展开超低空“跳弹攻击”。所谓“跳弹攻击”,就是由轰炸机在距离水面150米高处将航空炸弹像鱼雷那样投下,使炸弹在水面上以“打水漂”的方式冲向目标,撞击目标船舷。

  日军对这种新战术毫无防范,日军船只还以为遭到美军飞机的鱼雷攻击,匆忙进行紧急规避,但为时已晚,美机投下的37枚炸弹有17枚命中,7艘运输船全被击沉。

  “白雪”号驱逐舰弹药舱中弹,引发大爆炸,舰尾被炸飞后沉入大海。“荒潮”和“时津风”号驱逐舰都中弹丧失机动能力。此后,另一批B-25和A-20飞机继续实施攻击,数十架P-38战斗机进行掩护。截至中午,盟军飞机共投下200余颗炸弹。盟军飞机离去后,日军未受伤的驱逐舰开始打捞落水人员。不久接到大批美机来袭警报,便立即停止打捞,向长岛以北行驶,离开美机作战半径,逃过一劫。

  3日下午,因天气恶化,只有部分美军战机找到并攻击了日军剩余舰只,“荒潮”号再度中弹,并与重伤的“野岛”号相撞,遭重创,在海面上漂泊到4日晨,被美军炸沉。“朝潮”号试图救助“荒潮”号,也被炸弹击中,失去机动能力,后又连中四弹沉没。“时津风”号也在4日下午被美军战机炸沉。

  3日黄昏,从卡维思赶来的日军“初雪”号驱逐舰在长岛附近与残存的4艘驱逐舰会合并为它们补充了燃油,然后5艘驱逐舰兵分两路:“初雪”和“浦波”号运载已救起的所有官兵送回拉包尔;另3艘驱逐舰则乘夜返回战场,继续救助落水官兵,却只救起了少数人员,于5日中午回到拉包尔。至此,海战结束。

  作战评价

  此战,日军8艘运输船和4艘驱逐舰被击沉,运送的6900名陆军和400名海军官兵中,有3664人丧生,2800余人返回拉包尔,只有875人在目的地登岸,运送的火炮、车辆和军需物资全部损失,而盟军只损失了4架飞机,伤亡25人。

  盟军不仅取得了俾斯麦海海上空袭作战的胜利,而且还迫使日军入侵新几内亚的部队从此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日军大本营原计划在撤离瓜岛后把西南太平洋的作战重点转移到新几内亚岛,并计划向该地区大幅增兵。然而,此次海战失利后,日军从拉包尔向新几内亚岛增兵的企图已无法实现,除了借助黑夜掩护,以小型舰船进行有限运输外,拉包尔与新几内亚岛的海上交通几乎被切断,为日军在新几内亚岛作战的失败埋下伏笔。  

  寒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评论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彩票看点
   第A20版:地产新闻
   第A21版:地产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家居装潢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1版:好吃/美食大观
   第B12版:好吃/海上寻味
   第B13版:人气美食
   第B14版:酒旗茶垆
   第B15版:美食地图
   第B16版:好吃/美食专列
   第B17版:生活之友
   第B18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19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0版:生活之友/时尚乐活
   第B21版:新民楼市
   第B22版: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
   第B24版:新民楼市
   第B25版:新民楼市
   第B26版: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
   第B28版:新民楼市
俾斯麦海空袭战:入侵者增援计划破产
罗马尼亚军团:从“仆从军”到“催命符”
新民晚报军界瞭望·战例B03俾斯麦海空袭战:入侵者增援计划破产 2012-08-30 2 2012年08月3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