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军界瞭望·战例
     
本版列表新闻
1939年11月末,苏联为了构建“东方战线”,出兵全面入侵芬兰——~~~
1939年11月末,苏联为了构建“东方战线”,出兵全面入侵芬兰——~~~
     
2012年09月1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1939年11月末,苏联为了构建“东方战线”,出兵全面入侵芬兰——
苏芬战争:演绎以弱敌强的经典战例
寒梅
■在苏芬战争中,被芬兰军队缴获的苏军坦克
  苏芬战争是二战爆发初期,苏联以要求与芬兰缔结互助条约并交换部分领土遭拒为由,对芬兰发动的一场战争。战争自1939年11月30日起至1940年3月12日止,历时100余天。从军事上来说,此战以芬兰失败告终,但从政治和外交方面来说,苏军的胜利得不偿失。芬兰军队进行的抗击行动成为世界战争史上以劣抗优、以弱敌强的著名战例。

  作战背景

  芬兰是欧洲小国,人口仅350万,东部及东南部与俄罗斯接壤,其中东南部的卡累利阿地峡当时距俄圣彼得堡(列宁格勒)仅30余公里,芬兰南部的芬兰湾是进入波罗的海重要水路,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上世纪30年代后期,面对来自德国的威胁,苏联积极筹建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东方战线”,拓展战略防御纵深。为此,苏联向芬兰提出了领土要求。1939年10月12日,苏芬两国代表团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会谈。对于苏联的要求,芬兰作出了有条件的有限让步,但苏联拒绝任何让步。11月13日,谈判破裂,苏联决定武力解决。

  11月26日晚,莫洛托夫宣布苏联抗议芬兰在边界上3次炮击挑衅,要求芬兰军队立即从边境后撤20-25公里。芬兰政府没有拒绝,但作为交换条件,也要求苏军从边界线另一侧后撤同样的距离,但该条件根本不能被苏联接受,几小时后,苏联废除了《苏芬互不侵犯条约》。

  11月29日夜,苏联召回驻芬兰的代表,苏芬战争一触即发。

  作战经过

  苏芬战争大致分为两个阶段。苏军全线进攻,芬军顽强抗击(1939年11月30日-次年2月10日)

  1939年11月30日,苏军轰炸机空袭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和维普里等数座重要城市。同时,百万苏军从长达1500公里的边界线上越过边境,分四路从南、东南、中和北部对芬兰发起全线进攻。

  苏军展开的兵力有19个步兵师和5个坦克旅。其部署如下:

  1.在卡累利阿地峡展开第7集团军(辖8个师、1个坦克军和2个独立坦克旅)。其任务是从正面进攻曼纳海姆防线,夺取维堡,并于进攻发起后的第三天推进至赫尔辛基;

  2.在拉多加湖东岸,展开第8集团军(辖6个师),其任务是从侧翼牵制芬兰兵力,协助第7集团军;

  3.在芬兰中部,展开第9集团军(辖4个师),其任务是分兵两路,左路直指奥卢,右路直指凯米;

  4.在拉普兰方向,展开第14集团军(辖1个师),其任务是夺取佩萨莫,切断芬兰通往挪威的道路。

  芬军在卡累利阿地峡部署第2、第3军,共5个师;在拉多加湖东岸部署第4军,共2个师;在芬兰中部部署第5军,辖9个边防营;在拉普兰地区,部署4个独立营;由第1军(2个不满员的师)和1个骑兵旅编成预备队。这些部队依托长达1000余公里、建有大量碉堡和堑壕的曼纳海姆防线,组成坚固防御。此外,芬军还利用森林、河流、湖泊、沼泽和湿地构筑大量野战阵地。

  苏第7集团军沿87公里宽的正面向拉多加湖方向进攻,却被曼纳海姆防线的碉堡和反坦克障碍所阻挡。12月4日,苏军抵达塔伊帕莱附近。12月6日-20日,在炮兵和舰炮火力的支援下,苏军对塔伊帕莱发动连续进攻,但均因损失惨重而后撤。为打破对峙僵局,苏军从左翼和后方向右翼增兵。

  12月15日,苏军向苏马发起重点进攻,芬军火炮以抵近射击的战法重创苏军,苏军被迫后撤。

  12月17日-23日,苏军调集重兵,对苏马发起连续进攻,再次又以失败告终。之后,芬军大举反攻,其中有5次战斗比较知名:

  1.卡累利阿地区的战斗

  12月5日,苏第8集团军推进了10-20公里。芬军依托苏奥湖周围的有利地形,以一部兵力正面抗击,主力向洛伊莫拉-锡斯加湖方向实施进攻,企图消灭沿拉多加湖畔道路进攻的苏军,但因苏军突击迅速而未能实现。

  12月9日-12日,芬军从托尔瓦湖向苏奥湖实施反击,重创苏军第139师。15日,芬军又将到达艾格莱湖附近的苏第75师击溃。至1940年1月11日,芬军将苏第168师、第18师、第34坦克旅分割包围。至2月底,被围苏军均遭重创。

  2.苏奥穆萨尔米地区战斗

  苏第163师分为两个梯队,向苏奥穆萨尔米村推进。芬军第15边防营组成2个小分队,迟滞苏军。

  12月5日,芬军第9师抽调第25团增援该地区,9日到达。11日芬军开始进攻,以一部兵力切断苏军后方补给线,其余兵力阻击苏军,不久将苏军包围。21日,芬军指挥官估计苏军第44师可能驰援该地区,故决定尽快歼灭苏军163师。27日-29日,芬军第27团向苏军第163师发起总攻,将该师打散。31日,苏第44师进抵库伊瓦斯湖附近,但害怕遭围歼,遂转入防御。

  1940年1月1日夜,芬军发起小分队攻击。在得到第9师加强后,芬军于1月5日展开大规模进攻。至6日,苏军第44师遭毁灭性打击。战后,芬军第9师转战库赫莫。

  3.库赫莫地区的战斗

  苏军第54师分为两个梯队,向库赫莫地区芬军第14边防营的防御正面发起进攻。12月5日,芬军第9师抽调第25团加强该地区防御。8日,芬军将苏军第54师包围。

  1940年1月28日,芬军再次得到第9师增援,遂加强了对苏军第54师的分割攻击。为解该师之围,苏军第33师紧急驰援。2月底,芬军对苏军实施各个击破,苏军第54师遭重创。直到苏芬战争结束,苏军第54师才得以脱困。

  4.凯米湖地区的战斗

  苏军第122师向凯米地区实施突击,在萨拉附近兵分两路,向马尔加湖和萨维科斯基两个方向进攻。

  12月16日,苏第122师先头进抵距凯米湖25公里处,后续第88师也向萨拉、萨维科斯基和凯米河畔进攻。芬军得到1个营的增援后,于18日攻击凯米湖正面的苏军侧翼,苏军退却后转入防御。

  1940年1月2日-3日芬军再度进攻,将苏军包围,直至停战。

  5.佩萨莫地区的战斗

  芬军仅在佩萨莫地区部署了1个步兵连和1个炮兵连,且装备老旧。苏第104师迅速占领雷巴奇半岛后成3路纵队南下,因受严寒影响和芬军阻击,撤至纳乌奇转入防御。到12月初,苏芬双方陷入僵持。

  苏芬战争第一阶段,苏军伤亡约2.75万人,而芬军只伤亡2700人,芬军缴获苏军坦克80辆、大炮70门,并俘获1600人。

  苏军突破防线,芬兰战败求和(1940年2月11日至3月12日)

  百万雄师血战1月,竟然损兵折将,又被打回原地,这使苏联十分恼火。斯大林撤换了前线将领,并调集了45个师以上的兵力,由铁木辛哥元帅统一指挥。在卡累利阿地峡,苏军投入的步兵师增加了13个,并得到20个炮兵团(720门火炮),7个装甲旅(455辆坦克),以及15个航空团(450架飞机)的支援。

  1940年2月11日,经周密准备后,苏西北方面军在航空兵和炮兵的火力支援下,从左右两翼再次对曼纳海姆防线发起攻势。14日,苏第7集团军从曼纳海姆防线左翼的苏马附近突入芬军主防御地带,并形成宽5公里、纵深5-6公里的突破口,但苏军第13集团军在右翼的进攻受阻。18日,芬军主力被迫放弃主防御地带,撤至第二防御地带。苏第7集团军乘胜发起连续进攻,但未能再次突破。

  2月28日,苏军调整部署后再次发起新的进攻,终于突破芬军第二防御地带,于3月2日进抵芬军后方防御地带,并从东西两个方向对退守维普里的芬军形成夹击。芬军全线退却。苏军2个坦克营和2个步兵营组成快速机动部队,在舰队配合下渡过维普里湾,迂回至维普里西面并切断该市通往赫尔辛基的公路,对维普里守军形成包围。

  3月12日,苏第7集团军攻占维普里及周围大部分地区,消灭防守该地区的芬军第2、3集团军主力,全线突破曼纳海姆防线。同时,苏第13集团军也渡过武奥克萨河,向芬兰纵深推进。芬军已无力抵挡苏军进攻,芬兰政府被迫向苏联求和,苏芬战争结束。

  作战评价

  此战,芬兰军队阵亡4.8万人,伤4.5万人,被俘800余人;苏军阵亡1.6万人,伤2.65万人,被俘5500余人,损失坦克1600辆、飞机648架。苏联百万大军征战3个月,虽最终获胜却损失巨大。这使苏军的声望受到很大影响。

  战争的爆发源于苏联寻求扩张战略防御空间,其发动的苏芬战争具有非正义性,苏联恃强凌弱、自私自利的做法严重损害其国际形象,使其政治外交陷入孤立。更严重的是,苏芬战争不仅把芬兰推向了德国,还使得许多原本愿意同苏联结盟抗击法西斯的国家也逐渐倒向德国,是一场得不偿失的“胜利”。

  芬军指挥得当、战法灵活,充分利用严寒气候和有利地形,屡屡以小搏大,以弱胜强,取得多次重大胜利,创造了战争史上不多的以小搏大、以弱敌强的光辉战绩。

  寒梅

  兵力对比

  ■苏军:在战前集结陆军50余万人,后陆续增至90余万人,坦克2000余辆、火炮数千门;空军各类飞机3000余架;海军波罗的海舰队与北方舰队约5万人。

  ■芬军:现役部队12.7万人,预备役30万人,民兵10万人;各类作战飞机约270架,火炮900门,坦克60辆。其中,现役部队编成5个集团军共9个步兵师、4个骑兵师、1个骑兵旅和一些独立的边防部队。芬军指挥员是曼纳海姆元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钓鱼岛岂容“买卖”特别报道
   第A05版:钓鱼岛岂容“买卖”特别报道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评论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十年之变
   第A11版:民生新闻
   第A12版:科教卫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法治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早间点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文娱新闻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家具展专版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上海市第一届市民运动会
   第A30版:上海购物节专版
   第A31版:彩票看点
   第A32版:上海购物节专版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品牌故事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地图
   第B11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2版:好吃/海上寻味
   第B13版:好吃/美食专列
   第B14版:好吃/美食大观
   第B15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6版:好吃/人气美食
   第B17版:生活之友
   第B18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19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0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新民楼市
   第B26版: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
   第B28版:新民楼市
   第B29版:新民楼市
   第B30版:新民楼市
   第B31版:新民楼市
   第B32版:新民楼市
   第B33版:新民楼市
   第B34版:新民楼市
   第B35版:新民楼市
   第B36版:新民楼市
   第B37版:新民楼市
   第B38版:新民楼市
   第B39版:新民楼市
   第B40版:新民楼市
苏芬战争:演绎以弱敌强的经典战例
离别十年,俄海军欲重返越南金兰湾
新民晚报军界瞭望·战例B03苏芬战争:演绎以弱敌强的经典战例 2012-09-13 2 2012年09月1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