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展览是为庆祝“中华艺术宫”开馆而由中华艺术宫和奥赛博物馆共同策划举办的大型油画艺术珍品展。展览汇集了奥赛博物馆珍藏的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早期的87件油画精品,以米勒、库尔贝和“法国自然主义”为切入点,集中围绕巴比松画派、自然主义、现实主义和写实主义等艺术流派展开,通过柯罗、米勒、库尔贝、博纳尔、勒帕热、罗尔、雷诺阿、巴比松艺术家群等著名艺术家的经典代表作来展现风起云涌、人文荟萃、充满变革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绘画艺术。本展览为第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展项目。
展览中有部分作品曾在1978年来过上海,那是在当时中苏友好大厦(今上海展览中心)举办的《法国十九世纪农村风景画》。这是“文革”后中国内地举办的第一个西方油画展,引起了巨大轰动,形成排长队观展的场面,许多画家激动而虔诚地前往临摹。上海文联主席、上海美协主席施大畏昨天在“巴黎奥赛博物馆珍藏”展厅中,面对米勒的名作《牧羊女》及莱昂·莱尔米特的《收割者的酬劳》,感慨地说:“这两幅画当年就来过,我临摹过。”
当然,有更多的作品是首次来华展出。奥赛博物馆方一位策展人说:“这都是从奥赛的墙上摘下来的,到这里展出,我们那里就没了。”这也是首次以“法国自然主义”这样的角度来集结这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