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关福的雕塑风格比较温情,我从这几年对南北雕塑风格的比较中发现,毛关福的雕塑语言延伸了张充仁先生的带有南方抒情的经典雕塑语汇。
我曾在三十多年前的《美术》杂志上看过毛关福雕塑的“王杰”作品,一位雕塑家能在那个时期在全国性的美术专家的刊物上刊登作品,用我们现在的话讲是出名很早,更见其对现实主义艺术语言有相当的造诣。
毛关福是本地人,“富而知礼乐”,谢稚柳先生常对我这样讲,这就是江南的文化积淀。毛关福在开放初创作的表现五六十年代市井的弄堂儿童生活的雕塑就是采用了白描写意的手法,使市井童趣的活泼栩栩如生。我们常说童话故事是人的天真的去处。其实,这样的童话故事就是当代都市人向往牧歌式生活的回忆的真情。毛关福的雕塑很早就建构了上海南派雕塑语言的风格,特有南方抒情的意味,这也是他成名早的原因之一。
经过三十多年,毛关福又创作了一组市井童话,虽然是同样的题材,中国经历开放三十多年,毛关福的雕塑语言也沉厚多了。这组雕塑将传统的礼乐与现代美合在一起,又特有调子,是将经典雕塑的神美与童话天真的生活情趣结合,与北方的雕塑拉开了距离。这使我想起我上月看的有其参加的现代雕塑展,是雕塑家对现代生活的思考。
这更使我联想起毛关福前几年有好些为体育健儿创作的雕塑。毛关福的体育雕塑作品中人是现代的,但经过夸张,形象美化,带有一种神美的魅力。但是这种神美又告诉我们,一个平常人经过自身的塑造,在新环境的宽宏的时空中就有了“我有一个梦想”,这些雕塑中的人物又被赋予了色彩,更有了现代爽直的明媚。
毛关福雕塑的伟人也是具有经典的美,伟岸,然而又非常有亲近感,走下神坛,我很喜欢。